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药材库

紫花地丁的功效与作用

编辑人:中药网 发布时间:2022-09-30 14:06:43 查看次数:173

中药名称: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的名称: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 Viola yedoensis Makino的干燥全草。

紫花地丁的出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紫花地丁的所属植物: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的图鉴:

紫花地丁功效

紫花地丁的产地

主要为野生品。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辽宁、河北、河南、山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等。

紫花地丁的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紫花地丁的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切碎,干燥。

紫花地丁的性状特征

本品多皱缩成团。主根长圆锥形,直径1~3mm;淡黄棕色,有细纵皱纹。叶基生,灰绿色,展平后叶片呈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5~6cm,宽1~2cm;先端钝,基部楔形或稍心形,边缘具钝锯齿,两面有毛;叶柄细,长2~6cm,上部具明显狭翅。花茎纤细;花瓣5,紫堇色或淡棕色;花距细管状。蒴果椭圆形或3裂,种子多数,淡棕色。气微,味微苦而稍黏。以色黄绿、整齐、无杂质者为佳。

紫花地丁的化学成分

紫花地丁主要含黄酮及其苷类,香豆素及其苷类,生物碱、内酯等。

紫花地丁的药理毒理

  1. 抗菌:1g/ml紫花地丁水煎剂、4g/ml紫花地丁乙醇提取物和乙酸乙酯部位稀释10倍对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紫花地丁的香豆素成分、黄酮成分、挥发油是其抗菌的物质基础。
  2. 抗病毒:6mg/(kg•d)紫花地丁水浸出物灌胃10d,可抑制DHBV在1d龄麻鸭的复制作用。0.6mg/ml紫花地丁水浸出物对HBsAg的抑制作用随着培养时间延长逐渐增强,第9d达到35.4%。3mg/ml对HBeAg的抑制率在第6天最高,达到38.6%。紫花地丁水浸出物能有效地抑制HBVDNA复制,最高抑制率达到86.1%;3mg/ml组在第9d抑制率仍有42.3%。紫花地丁的环肽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2.27±0.20μg/ml。
  3. 抗炎、镇痛:3.0、6.0、9.0g/kg紫花地丁水提物灌胃7d,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及鸡蛋清致小鼠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显著减少醋酸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显著提高热板致痛小鼠痛阈值。紫花地丁含药血清5%、10%、20%可使经LPS活化的巨噬细胞NO分泌量显著降低;5%含药血清可使TNF-a分泌量在浓度降低,而10%、20%浓度可使其升高;5%含药血清可使IL-6分泌量降低,20%浓度可使其升高。
  4. 抗肿瘤:0.15、0.3g/ml紫花地丁水提液、醇提液连续灌服U14荷瘤小鼠13d,可抑制荷瘤鼠肿瘤组织生长,提高U14荷瘤鼠的胸腺和脾脏指数,IL-2及TNF-a水平,降低瘤组织中突变型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
  5. 安全性评价:紫花地丁水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MTD为480g/(kg•d)。

紫花地丁的药性

苦、辛,寒。归心、肝经。

紫花地丁的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毒蛇咬伤。

紫花地丁的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热毒证:本品苦泄辛散,寒能清热,人心肝血分,故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消痈散结,为治血热壅滞,痈肿疮毒,红肿热痛的常用药,尤善治疔毒。治疔疮肿毒,痈疽发背,丹毒等,可单用鲜品捣汁内服,以渣外敷;或配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等药,如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治乳痈,常与蒲公英同用,煎汤内服,或熬膏敷患处;治肠痈,常与大黄、大血藤、白花蛇舌草等同用。
    2. 毒蛇咬伤:本品兼可解蛇毒,治毒蛇咬伤,可用鲜品捣汁内服,亦可配雄黄少许,捣烂外敷。此外,还可治疗肝热目赤肿痛及外感热病。

紫花地丁的用法用量

15~30g。

紫花地丁的成药例证

  1. 消炎退热颗粒=====【《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肺系(一)分册》】=====


药物组成:大青叶、蒲公英、紫花地丁、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肿痛及各种疮疖肿痛。

  1. 二丁颗粒(《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肝胆分册》)
    药物组成:紫花地丁、蒲公英、板蓝根、半边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用于热疖痈毒,湿热黄疸,外感风热,咽喉肿痛,风热火眼等症。
  2. 妇平胶囊(《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外科妇科分册》)
    药物组成:金荞麦、紫花地丁、莪术、败酱草、杠板归、大血藤、一枝黄花。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消肿。用于下焦湿热、瘀毒所致之白带量多,色黄质黏,或赤白相兼,或如脓样,有异臭,少腹坠胀疼痛,腰部酸痛,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数;盆腔炎、附件炎等见上述证候者。
  3. 蓝蒲解毒片(《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分册》)
    药物组成:板蓝根、蒲公英、紫花地丁。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肺胃蕴热引起的咽喉肿痛。
  4. 紫花地丁软膏(《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
    药物组成:紫花地丁稠膏。
    功能主治:抗菌消炎。用于一切疖肿,乳腺炎。

紫花地丁的贮藏

置于燥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点击

  • 龙骨

    龙骨

    名称:龙骨龙骨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前者习称 “龙骨”,后者习称 “五花龙骨”。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其道地产区为山西德保县,亦主产于山西榆次,河南安阳,陕西神木、勉县,甘肃灵台。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等地亦产

  • 槲寄生

    槲寄生

    名称:槲寄生槲寄生 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 Viscum coloratum (Komar.) Nakai 的干燥带叶茎枝。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主要为野生品。全国大部分省区均产,仅新疆、西藏、云南、广东不产。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采收加工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

  • 竹茹

    竹茹

    名称:竹茹竹茹 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 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 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t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 或淡竹 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

  • 皂角刺

    皂角刺

    名称:皂角刺皂角刺 为豆科植物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皂荚图鉴:产地主要为野生品,栽培品亦有。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甘肃等地均产。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

  • 积雪草

    积雪草

    名称:积雪草积雪草 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 Centella asiatica (L.) Urb 的干燥全草。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主要为野生品,栽培品亦有。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在陕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区亦有分布。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炮制除去

  • 绵马贯众

    绵马贯众

    名称:绵马贯众绵马贯众 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粗茎鳞毛蕨图鉴:产地主要为栽培品。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及北京等地。采收加工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去泥沙,晒干。炮制绵马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