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药材库

熊胆的功效与作用

编辑人:中药网 发布时间:2022-09-30 14:06:43 查看次数:201

中药名称:熊胆

熊胆的名称:

熊胆

熊胆 为熊科动物黑熊 Selenarctos thibetanus G.Cuvier 和棕熊 Ursus arctos Linnaeus 的干燥胆。

熊胆的出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熊胆的所属植物:

熊胆的图鉴:

熊胆功效YP-熊胆-0.JPGYP-熊胆-1.JPG

熊胆的产地

主要为人工合成品。主产于云南、黑龙江、吉林等地。棕熊为我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熊胆的采收加工

一般于冬季捕捉,捕获后,立即割取胆囊,扎紧囊口,剥去油脂,用木板夹扁,悬挂通风处阴干,或用夹板将胆囊夹扁,阴干或置石灰缸中干燥。不宜晒干或烘干,以防腐臭。我国已能人工活取熊胆汁,通过手术造成熊胆囊瘘管,定期接取胆汁,并净胆汁制成熊胆粉以供药用。

熊胆的炮制

除去皮膜。

熊胆的性状特征

呈囊状,上部狭细中空,下部膨大,长10~20cm,宽5~10cm;有的呈扁卵圆形,厚0.5~1.5cm。表面灰褐色、黑褐色或棕黄色,有褶皱或微有皱褶。囊皮纤维性。干燥胆汁习称“胆仁"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硬膏体,色泽深浅不一,金黄色、有光泽、半透明、质松脆者,习称“铜胆”或“金胆”;黑褐色或墨绿色、质硬脆或呈硬膏状者,习称“铁胆”或“墨胆”;黄绿色、质脆者,习称“菜花胆”。气清香,味苦、清凉回甜,有钻舌感。以个大、胆仁多、色金黄、半透明、味苦回甜者为佳。

熊胆的化学成分

熊胆的主要成分是胆汁酸,还含有胆甾醇、胆汁色素等。熊胆的胆汁酸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熊胆的药理毒理

  1. 抗惊厥:熊胆溶液以100、150、200、300mkg给回苏灵所致惊厥的小鼠腹腔注射,能延长过量回苏灵引起惊厥的潜伏期和惊厥持续时间。
  2. 降血脂,抗血栓形成:熊胆粉以6.5、13、26mg/kg剂量对手术法致脑血栓、脑缺血大鼠模型注射给药,可抑制大鼠体内外血栓的形成,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黏附性,改善血栓性缺血脑组织病变程度,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且可降低损伤脑组织中MDA水平。

熊胆的药性

苦,寒。归肝、胆、心、肺、胃经。

熊胆的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明目。用于惊风抽搐;外治目赤肿痛,咽喉肿痛。

熊胆的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1. 热毒疮痈,痔疮及咽喉肿痛:熊胆苦寒较甚,清热解毒之力颇强,擅长治疗疮痈、痔疮及咽喉肿痛等热毒壅结之证。治疗疮痈及痔疮肿痛,可内服,多外部使用,常与解毒消痈之品配伍,如牛黄、芦荟、麝香等,制成软膏或栓剂。治疗咽喉肿痛,常与解毒、利咽、清热止痛之品配伍,如牛黄、冰片等,制成丸剂,也可用于口舌生疮、牙龈红肿疼痛。
    2. 肝热抽搐:本品能清热凉肝、息风止痉,尤宜于肝热炽盛、热极生风所致的肢体痉挛、手足抽搐、小儿急热惊风、癫痫等,常与清热息风药和化痰开窍药同用,如钩藤、羚羊角、牛黄。
    3. 目赤肿痛:本品苦寒人肝,能清肝明目退翳,长于治疗肝热目赤肿痛、羞明流泪、目生障翳等症,常与清肝明目药同用,如《银海精微》熊胆丸,与石决明、车前子等内服,也可与珍珠、炉甘石、冰片等药配伍作眼药外用。

熊胆的用法用量

0.3~1g,多人丸散服;外用适量,研末或水调涂敷患处。外用适量。

熊胆的成药例证

  1. 熊胆川贝口服液【《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肺系(二)分册》】
    药物组成:熊胆粉、川贝母、杏仁水、蜂蜜、薄荷脑。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咳痰不止,痰盛气促,咯痰不爽。
  2. 熊胆跌打膏【《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骨伤科分册》】
    药物组成:麝香、三七、白芷、羌活、防风、土鳖虫、没药、马钱子、川芎、重楼、冰片、熊胆、水杨酸甲酯、颠茄流浸膏、胆南星、狗脊、石菖蒲、升麻、红花、当归、血竭、樟脑、乳香、薄荷脑。
    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痛,腰背酸痛。
  3. 熊胆降热胶囊【《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肺系(二)分册》】
    药物组成:熊胆、大黄(酒炙)、儿茶、冰片、胡黄连、香墨、玄明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通便。用于外感病气分热盛,发热烦躁,头痛目赤,牙龈肿痛、大便秘结等症。
  4. 熊胆酒(《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肝胆分册》)
    药物组成:熊胆粉、薄荷脑。
    功能主治:平肝利胆,清热明目。用于肝郁气滞证,胁痛,胃脘满闷,不思饮食,面黄肌瘦,视物不明。
  5. 熊胆栓(《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外科妇科分册》)
    药物组成:熊胆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化瘀消肿。用于血热瘀阻所致的痔疮。

熊胆的注意事项

不宜长期服用,可引起肝肾损害。

熊胆的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点击

  • 龙骨

    龙骨

    名称:龙骨龙骨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前者习称 “龙骨”,后者习称 “五花龙骨”。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其道地产区为山西德保县,亦主产于山西榆次,河南安阳,陕西神木、勉县,甘肃灵台。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等地亦产

  • 槲寄生

    槲寄生

    名称:槲寄生槲寄生 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 Viscum coloratum (Komar.) Nakai 的干燥带叶茎枝。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主要为野生品。全国大部分省区均产,仅新疆、西藏、云南、广东不产。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采收加工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

  • 竹茹

    竹茹

    名称:竹茹竹茹 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 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 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t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 或淡竹 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

  • 皂角刺

    皂角刺

    名称:皂角刺皂角刺 为豆科植物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皂荚图鉴:产地主要为野生品,栽培品亦有。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甘肃等地均产。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

  • 积雪草

    积雪草

    名称:积雪草积雪草 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 Centella asiatica (L.) Urb 的干燥全草。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主要为野生品,栽培品亦有。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在陕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区亦有分布。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炮制除去

  • 绵马贯众

    绵马贯众

    名称:绵马贯众绵马贯众 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粗茎鳞毛蕨图鉴:产地主要为栽培品。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及北京等地。采收加工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去泥沙,晒干。炮制绵马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