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药材库

小茴香的功效与作用

编辑人:中药网 发布时间:2022-09-30 14:06:43 查看次数:249

中药名称:小茴香

小茴香的名称:

小茴香

小茴香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 Foeniculum vulgare Mill. 干燥成熟果实。

小茴香的出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小茴香的所属植物:

茴香

小茴香的图鉴:

小茴香功效YP-小茴香-0.JPGYP-小茴香-1.JPG

小茴香的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我国各省区都有栽培。主产于内蒙古托克托县、山西太原、甘肃省民勤县、宁夏海原县、陕西西安、河北保定以及黑龙江、新疆、四川、广东等地。

小茴香的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小茴香的炮制

  • 小茴香:除去杂质。
  • 盐小茴香:取净小茴香,用盐水拌匀,闷润至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微黄色并有香气外逸时,取出放凉。每 100kg 小茴香,用食盐 2kg。成品形如小茴香,微鼓起,色泽加深,偶有焦斑,味微咸。

小茴香的性状特征

  • 小茴香:为双悬果,呈圆柱形,有的稍弯曲,长 4~8mm,直径 1.5~2.5mm。表面黄绿色或淡黄色,两端略尖,顶端残留有黄棕色突起的柱基,基部有时有细小的果梗。分果呈长椭圆形,背面有纵棱 5 条,接合面平坦而较宽。横切面略呈五边形,背面的四边约等长。有特异香气,味微甜、辛。
  • 盐小茴香:形如小香,微鼓起,色泽加深,偶有焦斑。味微咸。

小茴香的化学成分

小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脂肪油、挥发油,还含有糖苷、氨基酸、甾醇、三萜、鞣质、黄酮、强心苷、生物碱、皂苷、香豆素、挥发性碱、蒽醌等多类型化合物。小茴香的挥发油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小茴香的药理毒理

  1. 抗菌:小茴香 20% 乙醇提取液对苏云金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根霉菌、大肠埃希菌的最低抑菌浓度 (MIC) 分别是 2.0、3.0、4.0、5.0mg/ml。
  2. 镇痛:小茴香挥发油、水煎液、去挥发油水提液按 2550、5025g/kg 灌胃小鼠 3d,能明显降低减少醋酸致疼痛模型小鼠的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的痛阈值。
  3. 增强免疫:小茴香水提液 15g/kg 连续灌胃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模型小鼠 8d,能显著提高环磷酰胺致免疫抑制模型小鼠碳粒廓清率,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以及促进 T 淋巴细胞增殖。
  4. 抗肝纤维化:小茴香水提液 100mg/kg 灌胃给予四氯化碳致肝纤维化模型大鼠,每日 1 次,连续 6 周,能显著降低大鼠 TGF-β1 表达水平,减少细胞因子 TNF-a 的分泌,降低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含量,改善纤维化程度。小茴香浓缩液 0.5g/kg 给四氯化碳、高脂饲料致肝纤维化复合模型大鼠灌胃,每日 1 次,连续 6 周,能显著降低血清中 MDA 的含量,升高 HYP 的含量和过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调 ALT 的病理性升高,升高 TP 水平,肝功能指标有所好转,且炎症程度和纤维化程度均有减轻。
  5. 改善肝硬化腹水:小茴香水提浓缩液 0.5g/kg 灌胃给予四氯化碳复合因素法复制肝硬化腹水模型大鼠,连续 3 周,能明显促进模型大鼠总排尿量,改善肝功能,假小叶减少,汇管区炎症明显减轻,NOS 免疫组化阴性,显著减少腹水量和血清透明质酸酶含量,同时提高血清钾的含量。
  6. 改善血液流变学:小茴香各炮制品挥发油 0.63g 生药 /kg 灌胃,连续 7d,能显著降低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变形指数,且血浆比黏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和红细胞聚集指数也呈下降趋势,尤以蜜制小茴香对血液流变学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
  7. 抗氧化:小茴香水提物 0.54、1.08、2.16g/kg 连续灌胃 8 周,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和肝组织中 MDA 和 HYP 的含量,并提高 SOD 活性。
  8. 降血糖小茴香水提液 5.0、2.5g/kg 灌胃小鼠,每日 1 次,连续 7d,能显著对抗肾上腺素和四氧嘧啶引起的血糖升高,同时提高血清胰岛素水平,降低 MDA 含量,减轻四氧嘧啶对胰岛细胞的破坏。
  9. 抗突变:小茴香水煎剂 7.35g/kg 灌胃,能明显降低 CP 诱导小鼠的染色体畸变率和 PCE 微核率。

小茴香的药性

辛,温。归肝、肾、脾、胃经。

小茴香的功能主治

  • 小茴香: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
  • 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小茴香的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1. 寒疝腹痛,睾丸偏坠,少腹冷痛,经行腹痛:本品辛香、温散,入肾经驱寒,入肝经疏肝理气以行气止痛,为治疗寒疝腹痛常用要药。治寒凝气滞于肝之寒疝腹痛,常与乌药、青皮、高良姜等行气散寒之药同用,如《医学发明》天台乌药散;亦可单用本品炒热,布裹温熨腹部;若气滞明显、小腹胀痛者,可配伍木香、川楝子,如《瑞竹堂方》川楝茴香散。
    2. 脘腹胀痛,呕吐:本品有温中散寒、理气和中、开胃进食之功。治脘腹冷痛,可配伍高良姜、母丁香、甘草等,如《卫生家宝》鸡舌香汤。

小茴香的用法用量

3~6g。

小茴香的成药例证

  1. 安胃止痛散 (《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脾胃分册》)
    药物组成:海螵蛸、小茴香、珍珠母、肉桂、干姜、山柰、大黄、丁香、制陈皮、花椒、薄荷脑、甘草。
    功能主治:和胃制酸,理气止痛。用于胃气不和引起的胃院胀闷、疼痛,反酸、吞酸等症。
  2. 十四味羌活风湿酒(《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绵脑系经络肢体分册》)
    药物组成:羌活、小茴香、桂枝、当归尾、麻黄、五加皮、白芷、青蒿、独活、栀子、丁公藤、防己、威灵仙、川芎、白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引起的四肢麻木、筋骨酸痛、腰膝乏力等症。
  3. 十滴水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
    药物组成:樟脑、干姜、大黄、小茴香、肉桂、胡椒、桉油。
    功能主治:健胃,祛风,用于因中暑而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等症。

小茴香的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点击

  • 竹茹

    竹茹

    名称:竹茹竹茹 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 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 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t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 或淡竹 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

  • 龙骨

    龙骨

    名称:龙骨龙骨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前者习称 “龙骨”,后者习称 “五花龙骨”。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其道地产区为山西德保县,亦主产于山西榆次,河南安阳,陕西神木、勉县,甘肃灵台。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等地亦产

  • 皂角刺

    皂角刺

    名称:皂角刺皂角刺 为豆科植物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皂荚图鉴:产地主要为野生品,栽培品亦有。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甘肃等地均产。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

  • 鹿角

    鹿角

    名称:鹿角鹿角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 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 Cervus elaphus Linnaeus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主要为养殖品。梅花鹿道地产区为吉林双

  • 青黛

    青黛

    名称:青黛青黛 为爵床科植物马蓝 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蓼科植物蓼蓝 Polygonum tinctorium Ait. 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出处:《中国临

  • 桂枝

    桂枝

    名称:桂枝桂枝 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嫩枝。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品亦有。其道地产区为广西防城、平南、苍梧,广东高要等,海南、云南、福建、四川等地亦产。采收加工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