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药材库

甘草的功效与作用

编辑人:中药网 发布时间:2022-09-30 14:06:43 查看次数:165

中药名称:甘草

甘草的名称:

甘草

甘草 为豆科植物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 Glycyrrhiza 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 Glycyrrhiza 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茎。

甘草的出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甘草的所属植物:

甘草

甘草的图鉴:

甘草功效YP-甘草-0.JPGYP-甘草-1.JPG

甘草的产地

甘草主要来源于野生品。

甘草产于东北、华北、西北各省区及山东于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常生于干旱沙地、河岩砂质地、山坡草地及盐渍化土壤中。蒙古及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也有。

建于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洮儿河镇六家子村的甘草 GAP 种植基地已通过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验收。

甘草的采收加工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甘草的炮制

  • 甘草: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 炙甘草:将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拌匀后稍焖,放锅内炒至深黄色和不粘手时,取出晾凉 (每 100kg 用炼熟蜂蜜 25~30kg)。

甘草的性状特征

  • 甘草:呈圆柱形,长 25~100cm,直径 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显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 胀果甘草:根及根茎木质粗壮,有的分枝,外皮粗糙,多灰棕色或灰褐色。质坚硬,木质纤维多,粉性小。根茎不定芽多而粗大。
  • 光果甘草:根及根茎质地较坚实,有的分枝,外皮不粗糙,多灰棕色,皮孔细而不明显。
  • 甘草片:多为类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直径 0.8~3.5cm。外表面棕红色至灰棕色,松紧不一,具细纵皱,粗糙或稍平滑;切面略显纤维性,黄白色,粉性,有明显的形成层环及放射状纹,有的具裂隙。气微,味甜而特殊,有入喉感。嚼之无豆腥味。
  • 炙甘草:类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周边红棕色或灰棕色,微有光泽,切面黄色或深黄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质稍黏。具焦香气,味甜。

甘草的化学成分

甘草的主要成分是黄酮、三萜皂苷,还含有氨基酸、生物碱、挥发性成分、多糖等。甘草的黄酮、三萜皂苷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甘草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含甘草苷 (C21H22O9) 不得少于 0.50%,甘草酸 (C42H62O16) 不得少于 2.0%; 甘草饮片按干燥品计算,含甘草苷 (C21H22O9) 不得少于 0.45%,甘草酸 (C42H62O16) 不得少于 1.5%。

甘草的药理毒理

  1. 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临床试验表明,维持固定的饮食之后,健康对象每天口服 20~45g 甘草制剂(含甘草酸、甘草次酸),所有对象均出现了尿钾排泄增加而尿氯化物、钠和水排泄减少。甘草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主要与甘草酸、甘草次酸和甘草甜素有关。
  2. 免疫增强作用:给 60Coγ 射线和环磷酰胺联合处理后的贫血小鼠灌服炙甘草水煎剂 (0.5m1,含生药 0.5g/ml) 8d,能增加小鼠脾结节、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数量。0.5% 和 2% 甘草粗提物按 0.3ml/尾 腹腔注射鲫鱼后对其血液溶菌酶活性具有增强作用;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杀菌活性在实验前期升高,到中后期停止上升趋势,保持一个较高水;还能提高血液淋巴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吞噬活性。
  3. 抗菌、抗病毒:
    1. 抗菌:100% 甘草浸出液滤纸片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乙型链球菌均有明显抑菌作用。甘草水煎剂对铜绿假单胞菌、枯草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变形杆菌、链球菌的 MIC 分别为 0.4、0.05、0.2、0.025、0.05、0.2、0,025g/ml。
    2. 抗病毒: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观察甘草水提液与甘草酸在体外 HeLa 细胞培养中对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 的抑制作用,甘草水提液 TC50 为 5.1mg/ml,抑制 RSV 的 ECs 为 0.215mg/ml,TI 为 23.72; 甘草酸的 TC50 为 0.52mg/ml,没有明显抑制 RSV 的作用。
  4. 抗炎:甘草煎剂 (2g 生药 /ml) 4、2、1g/kg 对小鼠灌胃,连续 3d,可显著降低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4、2g/kg 对小鼠灌胃,连续 7d,则可明显拮抗醋酸所致的急性炎症反应,使毛细血管通透性降低,腹膜中渗出的 EvansBlue 含量明显减少;2.8、1.4、0.7g/kg 对大鼠灌胃,连续 3d,可明显减轻大鼠蛋清性足跖肿胀;2.8、1.4g/kg 对大鼠灌胃,连续 7d,可明显减轻棉球所致肉芽肿胀。
  5.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1. 止咳、祛痰:对小鼠灌胃甘草黄酮 100、150、200mg/kg、甘草浸膏 250、500mg/kg、甘草次酸 20mg/kg,均能提高半数小鼠咳嗽的吸气时 EDT50,能提高 SO2 引咳的潜伏期;小鼠灌胃甘草黄酮 50、100、200mg/kg、甘草浸膏 250、500mg/kg、甘草次酸 10、20mg/kg,除甘草黄酮 50mg/kg 对酚红排泌无作用和甘草次酸 10mg/kg 对酚红排泌及毛果芸香碱法祛痰无作用外,其他均能增加小鼠气管段酚红排泌量,增加毛果芸香碱祛痰法滤纸量。镇咳祛痰强度:甘草次酸 > 甘草黄酮 > 甘草浸膏。
    2. 平喘:1g/ml 甘草煎剂给卵蛋白致敏建立的慢性哮喘模型小鼠灌胃,0.5m 只,治疗后小鼠肺组织的炎症病理变化减轻,血清 IFN-γ 水平升高,IL-4 水平降低。离体实验表明,当甘草浓度为 27.95mg/ml 时对组胺引起豚鼠气管收缩有明显抑制作用,甘草在 13.97~27.95mg/ml 浓度范围内与紫菀合用对抑制组胺引起气管痉挛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6.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1. 对胃肠运动的影响: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甘草煎剂 (3.75、7.5、15、20、40g/kg),连续 5d,较小剂量 3.75g/kg 的甘草煎剂可延长小鼠的胃半排时间,随着剂量的加大它又可缩短小鼠的胃半排时间较小剂量的甘草煎剂 3.75g/kg 对小鼠小肠的推进功能有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加大,小肠推进率加大。
    2. 抗胃溃疡:500mg/kg 甘草浸膏对大鼠水浸拘束应激致腺胃部溃疡模型有显著抑制作用,甘草抗溃疡的主要成分为芹糖甘草背、甘草酸。
    3. 抗结肠炎:甘草甲醇提取物 FM100 分别给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小鼠灌胃 300、200、100mg/kg,连续灌胃 14d,可不同程度地改善 TNBS / 乙醇所致溃疡性结肠炎小鼠体质量下降和腹泻症状,明显降低结肠黏膜粘连及其溃疡分值和脾脏指数,且可增高 MPO 活力。
    4. 对胆的作用:对大鼠十二指肠给予 10、5ml/kg 甘草浸膏 (每毫升相当于原生药 1g) 能显著促进麻醉大鼠的胆汁分泌,并能显著增加单位时间内胆汁中直接胆红素的含量,作用持续 1~2h。
    5. 保肝:对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伤小鼠灌胃甘草提取物低剂量 (2.5g/kg),高剂量 (5.0g/kg),连续 7d,能明显降低模型小鼠的 ALT、AST 升高,降低小鼠肝组织 MDA 含量,增加 SOD 活性,病理观察发现高剂量组炎性肝细胞明显减少,肝细胞脂肪变性明显好转,正常肝细胞数目增多,低剂量组效果稍差。
  7. 对泌尿系统的影响:对尾静脉注射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 (C-BSA) 诱导的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模型大鼠灌胃甘草水提物 5g/kg,连续 4 周,可明显降低模型大鼠尿蛋白、血清 BUN、Cr 及 IL-2、IL-6、TNF-α 和 NF-kB。
  8. 抗氧化,延缓衰老:0.25g/kg 生甘草拌食喂养 12 个月龄大鼠至 18、24 个月,发现老龄大鼠标记神经元树突分枝增多,突起伸长、弯曲,梭形细胞明显增多,NT 标记和 NT-LENK 双标记神经元更加明显。NT 和 LENK 标记神经元的灰度值和平均面积分别在 9~12 月开始明显增加,喂饲甘草大鼠与同月龄正常大鼠相比在细胞数、灰度值、平均面积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老龄小鼠灌胃甘草煎剂 (10g/kg),连续 20d,可明显提高衰老小鼠胸腺中 SOD 活性,明显降低 MDA 含量。
  9.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1. 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灌胃炙甘草 0.01g/20g,连续 2 周能使 CVB3 感染的病毒性心肌炎小鼠的心肌病理改变得到显著改善。
    2. 抗心律失常:甘草水提液 (4g 生药 /kg) 灌胃能明显对抗乌头碱 20μg/kg 和 BaCl2 2mg/kg 静脉注射以及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律失常,也能明显对抗 CaCl2-Ach (CaCl2 0.6%+Ach 0.0025%) 混合液 10ml/kg 静脉注射诱发的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大鼠心电图实验证明甘草水提液有负性频率作用以及负性传导作用,这些作用可能是甘草水提液抗心律失常作用的药理学基础。
    3. 抗休克:腹腔注射 0.3% 甘草 LX (盐酸缓冲液浸泡后过滤经 66% 饱和硫酸铵沉淀后,透析、煮沸,冷冻干燥所得) 0.8ml,可明显降低 BPO-蛋白致敏大鼠过敏性休克发生率和死亡率,降低大鼠血清抗体峰效价和肺组胺含量。
  10. 降血脂、降血糖:
    1. 降血脂:甘草酸灌胃给药 (50、100mg/kg) 能降低幼大鼠和新鲜蛋黄液诱发的高脂小鼠血清 TC、甘油三酯含量;40、80mg/kg 灌胃能降低高脂饮食喂食的家鸽血清胆固醇含量,改善主动脉粥样硬化性病理改变。
    2. 降血糖:2mg/ml 的甘草乙醇提取物的 70%、95% 乙醇大孔树脂洗脱部位的 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分别为 95.7%、99.8%,IC50 分别为 0.043、0.015mg/ml。
  11.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1. 对学习记忆的影响:对东莨菪碱致学习记忆障碍大鼠连续灌服甘草醇提物 200、400mg/kg,连续 15d,可提高大鼠被动回避及 “Y” 型迷宫行为学学习记忆成绩。
    2. 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给线栓法建立的大鼠大脑中动脉 (MCA) 缺血再灌注模型灌胃甘草总黄酮 (10、50、100mg/kg) 能促进模型大鼠 24h 后神经功能恢复,甘草总黄酮能明显降低血清、脑组织中的 MDA、NO 含量,提高体内 SOD 的活性。
  12. 抗肿瘤:甘草水溶物可诱导胃癌 MGC-803 细胞凋亡,其作用随甘草水溶物浓度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甘草水提物甘草酸 1200μg/ml 甘草总黄酮 50μg/ml 对乳腺癌 BCAP-37 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抑制作用。对经静脉接种黑素瘤 B16 细胞后 1、3、5、7d 给予甘草酸 10mg/kg,可使肺转移明显减少,且如用甘草酸处理过的小鼠脾脏 CD4+ T 细胞接种荷 B16 细胞小鼠,则肺转移率同样明显下降,抑制率为 84%。
  13. 安全性研究:自甘草残渣中分离一种水溶性葡聚糖 GPS 对小鼠经口给药 LD50 大于 10.00g/kg。小鼠灌胃甘草次酸钠的 LD50 为 406.15mg/kg,腹腔注射 LD50 为 141.52mg/kg,LD50 的 95% 平均可信限分别为 (406.15±91.38) mg/kg 及 (141.52±28.66) mg/kg。
  14. 体内过程:大鼠对于口服给予甘草皂苷 (GL) 的主要代谢产物甘草次酸 (GA) 的吸收大于 GL,小肠中的吸收多于大肠,GL 大部分在大肠中被肠道细菌作用而代谢成为活性代谢产物 GA 并从大肠被吸收,口服 GL 的生物利用率仅约为 1%,腹腔注射 GL 可使其生物利用率大幅提高。大鼠静脉注射 GL 后,大部分 GL 可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被转运,一部分迅速分布到肝脏,也有很少量可较缓慢地分布至其他脏器组织。GL 在体内的代谢主要发生在两个部位,一是在消化管内,口服给药的 GL 可在消化管内被肠道细菌分解成为 GA 而被吸收;二是在肝脏中,静脉给药或从肠道吸收的 GL 可在肝脏中被转化为 GA,GA 也可在肝脏中通过羟化反应被转化,反应在肝细胞微粒体中由氧化酶系统催化完成。血浆中 GL 和 GA 主要从胆汁排泄,部分可从尿中排出。
    甘草酸单次静脉注射 α-GL 或 β-GL 53mg/kg (α-GL 和 β-GL 为甘草酸的两个差向异构体) 后分布迅速,除血外,肝中含量最高,肺、肾、脂肪、心、卵巢、肠、脾、睾丸、肌肉中药物含量依次减小,脑中最低;肠肝循环的第二峰现象出现在 30min 时;α-GL 静脉注射后早期肝含量显著高于 β-GL,血及其余组织脏器药物含量明显低于 β-GL 或与其相近;随时间的延长药物含量迅速降低的同时肠浓度渐高,至 180min 时 α-GL 各组织脏器(除肠外)药物浓度接近或低于检测限,β-GL 则仍维持较高浓度,是峰值的 30%~70%。

甘草的药性

甘,平。归心、肺、脾、胃经。

甘草的功能主治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甘草的临床应用

  1. 临床常用
    1. 心气虚之心动悸,脉结代:本品长于补益心气,适宜于心气虚之心动悸、脉结代者,可单用,或与人参、阿胶、桂枝等补气养血、温阳通脉药配伍。
    2. 脾气虚证:本品补脾益气之力缓和,治脾气虚证,多入复方。
    3. 咳嗽气喘:本品能祛痰止咳,单用有效,通过配伍,用于寒热虚实多种喘咳,不论外感内伤,或有痰无痰。
    4. 脘腹、四肢挛急疼痛:本品味甘能缓,善于缓急止痛,适宜于脾虚肝旺之脘腹挛急作痛,或阴血不足,肝失所养之四肢及脘腹挛急作痛。
    5. 痈肿疮毒,药物、食物中毒:本品生用有良好的解毒功效,应用广泛。
    6. 调和药性:本品与寒热温凉补泻等各类药物同用,有缓和药性、调和药性的功效。
  2. 临床新用:甘草可用于治疗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甘草的用法用量

2~10g。

甘草的成药例证

  1. 六一散(《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滑石粉、甘草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用于感受暑湿所致的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用治痱子。
  2. 气痛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木香、甘草、煅赤石脂、枳实(炒)、朱砂粉
    功能主治:行气止痛,健胃消滞。用于气机阻滞,脘腹胀痛。
  3. 四君子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4. 四逆汤(《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淡附片、干姜、炙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5. 玄麦甘桔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玄参、麦冬、甘草、桔梗。
    功能主治:清热滋阴,祛痰利咽。用于阴虚火旺,虚火上浮,口鼻干燥,咽喉肿痛。

甘草的注意事项

不宜与甘遂、京大戟、海藻、芫花同用。

甘草的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点击

  • 龙骨

    龙骨

    名称:龙骨龙骨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前者习称 “龙骨”,后者习称 “五花龙骨”。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其道地产区为山西德保县,亦主产于山西榆次,河南安阳,陕西神木、勉县,甘肃灵台。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等地亦产

  • 槲寄生

    槲寄生

    名称:槲寄生槲寄生 为桑寄生科植物槲寄生 Viscum coloratum (Komar.) Nakai 的干燥带叶茎枝。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主要为野生品。全国大部分省区均产,仅新疆、西藏、云南、广东不产。俄罗斯远东地区、朝鲜、日本也有分布。采收加工冬季至次春采割,除去

  • 积雪草

    积雪草

    名称:积雪草积雪草 为伞形科植物积雪草 Centella asiatica (L.) Urb 的干燥全草。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主要为野生品,栽培品亦有。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在陕西、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省区亦有分布。采收加工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泥沙,晒干。炮制除去

  • 罂粟壳

    罂粟壳

    名称:罂粟壳罂粟壳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 Papaver somniferum L.的干燥成熟果壳。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以栽培品为主。原产南欧,我国青海、西藏、四川、广西、海南、云南等地有关药物研究单位有栽培。印度、缅甸、老挝及泰国北部也有栽培。建于甘肃省武威市、张掖市、金

  • 绵马贯众

    绵马贯众

    名称:绵马贯众绵马贯众 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干燥根茎和叶柄残基。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粗茎鳞毛蕨图鉴:产地主要为栽培品。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及北京等地。采收加工秋季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去泥沙,晒干。炮制绵马贯

  • 蝉蜕

    蝉蜕

    名称:蝉蜕蝉蜕 为蝉科昆虫黑蚱 Cryptotympana pustulata Fabricius 的若虫羽化时脱落的皮壳。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主要为野生品。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以黄淮海辽平原为主,其道地产区为山东鄄城、郓城、济宁、诸城、临沂、日照、聊城,河南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