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天竺黄
天竺黄的名称:
天竺黄
天竺黄 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 Bambusa textilis McClure或华思劳竹 Schizostachyum chinense Rendle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天竺黄的出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天竺黄的所属植物:
天竺黄的图鉴:
天竺黄的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品亦有。主产于云南省麻栗坡、西双版纳,广东省广宁、阳江、四会、环集,广西桂平。进口天竺黄主产于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
天竺黄的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收。本品自然产出者很少,大多采用火烧竹林的方法,使竹受暴热尸竹沥溢在节间凝固而成,然后剖取晾干。
天竺黄的炮制
净制。
天竺黄的性状特征
呈不规则的片块或颗粒,大小不。表面灰蓝色、灰黄色或灰白色,有的洁白色,半透明,略带光泽。体轻,质硬而脆,易破碎,吸湿性强。气微,味淡。以干燥、块大、淡黄白色、光亮、吸水力强者为佳。
天竺黄的化学成分
天竺黄的主要成分是蒽醌,还含有多糖、氨基酸等。天竺黄的蒽醌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天竺黄的药性
甘,寒。归心、肝经。
天竺黄的功能主治
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天竺黄的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小儿惊风,中风癫痫,热病神昏:本品清化热痰、清心定惊之功与竹沥相似而无寒滑之弊。治小儿痰热惊风,常配麝香、胆南星、辰砂等,如《小儿药证直诀》抱龙丸;治中风痰壅、痰热癫痫等,常配黄连、菖蒲、郁金等;治热病神昏谵语,可配牛黄、连翘、竹叶卷心等。
- 痰热咳喘:用本品以清热化痰,常配瓜蒌、贝母、桑白皮等药用。
- 中风,神昏谵语:本品用于热病神昏谵语、痰涎壅盛者,可与牛黄、羚羊角研末冲服。中风痰迷不语,可与牛黄、麝香、蝎尾研末冲服。
- 小儿惊风:用于小儿惊风,症见抽搐、身热昏睡、喉中痰鸣、痰热盛者,可与黄连、僵蚕、朱砂、青黛、麝香研末冲服;痰盛者,可与胆星等同用。用于小儿惊风夜啼,可与蝉蜕、僵蚕、郁金、山栀、甘草研末冲服。
天竺黄的用法用量
3~9g。
天竺黄的成药例证
- 七珍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药物组成:僵蚕(炒)、全蝎、人工麝香、朱砂、雄黄、胆南星、天竺黄、巴豆霜、寒食曲。
功能主治:定惊豁痰,消积通便。用于小儿急惊风,身热,昏睡,气粗,烦躁,痰涎壅盛,停乳停食,大便秘结。 - 牛黄抱龙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药物组成:牛黄、胆南星、天竺黄、茯苓、琥珀、人工麝香、全蝎、炒僵蚕、雄黄、朱砂。
功能主治:清热镇惊,祛风化痰。用于小儿风痰壅盛所致的惊风,症见高热神昏、惊风抽搐。 - 琥珀抱龙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药物组成:山药(炒)、朱砂、甘草、琥珀、天竺黄、檀香、枳壳(炒)、茯苓、胆南星、枳实(炒)、红参。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镇静安神。用于饮食内伤所致的痰食型急惊风,症见发热抽搐、烦躁不安、痰喘气急、惊痫不安。 - 二十九味羌活散(《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一册》)
药物组成:羌活、铁棒锤(根)、铁棒锤(幼苗)、铁棒锤(叶)、黑冰片、结血蒿膏、北豆根、小伞虎耳草、降香、牛黄、天竺黄、红花。
功能主治:清热消炎,镇痛杀疠。用于瘟疠疾病、痢疾、白喉、疫黄、痘疹、炭疽等。 - 小儿咳喘颗粒(《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
药物组成:天竺黄、麻黄、川贝母、苦杏仁(炒)、黄今、紫苏子(炒)、僵蚕(炒)、山楂(炒)、莱菔子(炒)、石膏、鱼腥草、细辛、茶叶、甘草、桔梗。
功能主治:清热宣肺,化痰止咳,降逆平喘。用于小儿痰热壅肺所致的咳嗽、发热、痰多、气喘。
天竺黄的注意事项
孕妇禁用。
天竺黄的贮藏
密闭,置干燥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