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的名称:
鹅不食草
鹅不食草 为菊科植物鹅不食草 Centipeda minima (L.) A.Br. et Aschers. 的干燥全草。
鹅不食草的出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鹅不食草的所属植物:
鹅不食草的图鉴:
鹅不食草的产地
主要为野生品。主产浙江、湖北、江苏等地,广西、河南、江西、福建、安徽等地亦有分布。
鹅不食草的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花开时采收,洗去泥沙,晒干。
鹅不食草的炮制
拣净杂质,切段,晒干。
鹅不食草的性状特征
缠结成团。须根纤细,淡黄色。茎细,多分枝;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叶小,近无柄;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匙形,表面灰绿色或棕褐色,边缘有 3~5 个锯齿。头状花序黄色或黄褐色。气微香,久嗅有刺激感,味苦、微辛。
鹅不食草的化学成分
鹅不食草的主要成分是挥发油、三萜,还含有豆甾醇、谷甾醇、黄酮、有机酸、树脂、鞣质、香豆素等。鹅不食草的挥发油、三萜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鹅不食草的药理毒理
- 抗炎:采用鹅不食草挥发油 0.05、0.1ml/kg 对角又菜胶致大鼠急性胸膜炎模型进行灌胃给药,对白细胞数增高表现出明显的对抗作用。
- 抗肿瘤鹅不食草醇提物 16.4~50μg/ml 对人鼻咽癌细胞 CNE-1 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
- 抑菌:鹅不食草醇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变形杆菌有明显的抑菌活性,MIC 为 0.125mg/ml。
鹅不食草的药性
辛,温。归肺、肝经。
鹅不食草的功能主治
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用于风寒头痛,咳嗽痰多,鼻塞不通,鼻渊流涕。
鹅不食草的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鼻科病证鼻塞不通:本品辛温升散,能入肺经,达脑窍,并以通肺窍,利鼻气为主要功效。古方多以本品塞于鼻内,治疗鼻息肉及鼻渊鼻塞、头痛。现代临床则多用于鼻炎(包括急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肥厚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经鼻腔给药,剂型多样,单用有效。现代治疗上述病证的中成药产品中,选用该药者亦较多,并常与辛夷、苍耳子等通鼻窍药同用。
- 感冒:本品温散之性可以外祛风寒,然功力甚弱,一般感冒较少选用。因其长于宣通鼻窍,故主要用于感冒而见鼻塞、流涕、头痛者。如前述之鼻通宁滴剂亦可主治此证。
- 寒痰咳喘:本品兼具化痰、止咳、平喘之效,性偏辛温,较宜于寒痰咳喘之证。《濒湖集验方》单用本品研汁和酒服,以治疗 “寒痰齁喘”。本品用于治疗百日咳亦较有效,如《千家名老中医妙方秘典》顿咳白龙汤,以本品与百部、地龙等同用。
- 疼痛证:本品除用于鼻渊头痛、感冒头身疼痛外,还可用于 “头风脑痛”(《本草汇言》),“理跌打折骨,止痛消肿”(《生草药性备要》),“解毒…… 散疮肿”(《本草纲目》),“治风湿性腰腿痛”(《常用中草药手册》),“痧症腹痛”(《植物名实图考》)等,均有止痛之效。
- 临床新用:鹅不食草可用于治疗胆石症。
鹅不食草的用法用量
6~9g。
鹅不食草的成药例证
- 辛夷鼻炎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辛夷、薄荷、紫苏叶、甘草、广藿香、苍耳子、鹅不食草、板蓝根、山白芷、防风、鱼腥草、菊花、三叉苦。
功能主治:祛风宣窍,清热解毒。用于风热上攻、热毒蕴肺所致的鼻塞、鼻流清涕或浊涕、发热、头痛;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神经性头痛见上述证候者。 - 中华跌打丸(《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
药物组成:牛白藤、假蓟、地耳草、牛尾菜、鹅不食草、牛膝、乌药、红杜仲、鬼画符、山桔叶、羊耳菊、刘寄奴、过岗龙、山香、穿破石、毛两面针、鸡血藤、丢了棒、岗梅、木鳖子、丁茄根、大半边莲、独活、苍术、急性子、建栀、川乌(制)、丁香、香附、黑老虎根、桂枝、樟脑。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舒筋活络,止血生肌,活血祛瘀。用于挫伤筋骨,新旧瘀痛,创伤出血,风湿瘀痛。
鹅不食草的注意事项
- 本品对胃肠道黏膜有一定刺激性,并加强胃壁收缩,引起平滑肌痉挛而出现急性腹痛、胃脘不适、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使用注射剂亦有上述不良反应。胃溃疡及胃炎患者慎用。
- 用本品不可过量。
- 宜在饭后 1h 服药,可减轻其不良反应。
鹅不食草的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