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丝瓜络
丝瓜络的名称:
丝瓜络
丝瓜络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 Luffa cylindrica (L.) Roem. 的干燥成熟果实的维管束。
丝瓜络的出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丝瓜络的所属植物:
丝瓜
丝瓜络的图鉴:
丝瓜络的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全国各地均产,以浙江、江苏所产者质量为好。
丝瓜络的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果皮变黄、内部干枯时采摘,除去外皮和果肉,洗净,晒干,除去种子。
丝瓜络的炮制
除去残留种子及外皮,切段。
丝瓜络的性状特征
为丝状维管束交织而成,多呈长棱形或长圆筒形,略弯曲,长 30~70cm,直径 710cm。表面黄白色。体轻,质韧,有弹性,不能折断。横切面可见子房 3 室,呈空洞状。气微,味淡。
丝瓜络的化学成分
丝瓜络的主要成分为多糖,还含有纤维素蛋白质、有机酸等。
丝瓜络的药理毒理
- 预防心肌缺血性损伤:预先灌胃给予正常小鼠 166.7g/L 的丝瓜络煎剂 0.01ml/g,每天 2 次,共 1 周,可使腹腔注射垂体后叶素 30U/kg 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小鼠心电图中 T 波增高幅度及抑制心率减慢,降低心肌缺血后造成的血清 LDH 以及心肌组织内 MDA 含量的增高,增加心肌组织中 SOD 活性。
- 降血脂:丝瓜络水煎液按 6.7g/kg 灌胃于高血脂模型大鼠,连续 4d,可使大鼠的 TC 和 TG 降低 HDL-C 升高,体重减轻。
丝瓜络的药性
甘,平。归肺、胃、肝经。
丝瓜络的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活血,下乳。用于痹痛拘挛,胸胁胀痛,乳汁不通,乳痈肿痛。
丝瓜络的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乳汁不下:丝瓜络性甘平,归肝经,具有通络下乳的作用,常用作产后催乳。《现代实用中药》:“通乳汁,发痘疮。治痈疽不敛。作黑烧内服,治肠出血、赤痢、子宫出血、睾丸炎肿、痔疮流血等。
丝瓜络的用法用量
5~12g。
丝瓜络的成药例证
- 滑膜炎胶囊(《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骨伤科分册》)
药物组成:夏枯草、防己、泽兰、豨莶草、女贞子、薏苡仁、丹参、功劳叶、土茯苓、当归、黄芪、丝瓜络、川牛膝。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通络。用于急、慢性滑膜炎及膝关节术后的患者。 - 暑热感冒颗粒 [《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十一册(中药保护)》]
药物组成:连翘、竹叶、北沙参、竹茹、荷叶、生石膏、知母、佩兰、丝瓜络、香薷、菊花。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清热生津。用于感冒病暑热证候,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溲赤,苔黄,脉数等。 - 乳核内消液(《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第六册》)
药物组成:浙贝母、当归、赤芍、漏芦、茜草、香附、柴胡、橘核、夏枯草、丝瓜络、郁金、甘草。
功能主治:疏肝活血,软坚散结。用于经期乳胀痛有块,月经不调或量少色紫成块及乳腺增生。 - 暑热感冒颗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六册》)
药物组成:连翘、竹叶、北沙参、竹茹、荷叶、生石膏、知母、佩兰、丝瓜络、香薷、菊花。
功能主治:祛暑解表,清热,生津。用于感冒病暑热证候,症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热不退,心烦口渴,溲赤,苔黄,脉数等。 - 驱风液(《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一册》)
药物组成:党参、当归、薏苡仁、秦艽、茯苓、丝瓜络、木瓜、续断、白术(制)、补骨脂、川芎(制)、川牛膝、伸筋藤、熟地黄、独活、何首乌、桑寄生、淫羊藿、五加皮、甘草、威灵仙、锁阳、桂枝、桂圆肉、鹿茸。
功能主治:驱风祛湿,舒筋活络。用于四肢酸痛、久积风痛及风湿性关节炎等症。
丝瓜络的贮藏
置干燥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