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大豆黄卷
大豆黄卷的名称:
大豆黄卷
大豆黄卷 为豆科植物大豆 Glycine max (L.) Merr. 的成熟种子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
大豆黄卷的出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大豆黄卷的所属植物:
大豆黄卷的图鉴:
大豆黄卷的采收加工
取净大豆,用水浸泡至膨胀,放去水,用湿布覆盖,每日淋水二次,待芽长至 0.5~1cm 时,取出,干燥。
大豆黄卷的性状特征
大豆黄卷略呈肾形,长约 8mm,宽约 6mm。表面黄色或黄棕色,微皱缩,一侧有明显的脐点;一端有 1 弯曲胚根。外皮质脆,多破裂或脱落。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大豆黄卷的化学成分
大豆黄卷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氨基酸类,还含有微量元素等。大豆黄卷的蛋白质,氨基酸为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本品药材按干燥品计算,含大豆苷 (C21H20O9) 和染料木苷 (C21H20O10) 的总量不得少于 0.080%。
大豆黄卷的药性
甘,平。归脾、胃、肺经。
大豆黄卷的功能主治
解表祛暑,清热利湿。用于暑湿感冒,湿温初起,发热汗少,胸闷脘痞,肢体酸重,小便不利。
大豆黄卷的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水病,通身肿满,喘急,大小便涩:《本草汇言》:“大豆黄卷,活血气,消水胀之药也。蓐妇药中多用之,有行瘀血之妙也;水肿方中多用之,有行水之功也。仰思前古治湿痹久着与筋挛膝痛,皆血与水气之所结也。”《长沙药解》:“大豆黄卷,专泄水湿,善达木郁,通腠理而逐湿痹,行经脉而破血,疗水郁腹胀之病,治筋挛膝痛之疾”。
大豆黄卷的用法用量
9~15g。
大豆黄卷的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