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药材库

大皂角的功效与作用

编辑人:中药网 发布时间:2022-09-30 14:06:43 查看次数:285

中药名称:大皂角

大皂角的名称:

大皂角

大皂角 为豆科植物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Lam. 的干燥成熟果实。

大皂角的出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大皂角的所属植物:

皂荚

大皂角的图鉴:

大皂角功效

大皂角的产地

主要为野生品,主产于四川、山东、陕西、湖北、河南。以个小、饱满、色紫褐、有光泽者为佳。

大皂角的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大皂角的炮制

用时捣碎。

大皂角的性状特征

呈扁长的剑鞘状,有的略弯曲,长 15~40cm,宽 2~5cm,厚 0.2~1.5cm,表面棕褐色或者紫褐色,被灰色粉霜,擦去后有光泽,种子所在处隆起。基部渐窄而弯曲,有短果柄,或果柄痕,两侧有明显的纵棱线。质硬,摇之有声,易折断,断面黄色,纤维性。种子多数,扁椭圆形,黄棕色至棕褐色,光滑。气特异,有刺激性,味辛辣。

大皂角的药性

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大皂角的功能主治

祛痰开窍,散结消肿。用于中风口噤,昏迷不醒,癫痫痰盛,关窍不通,喉痹痰阻,顽痰喘咳,咳痰不爽,大便燥结;外治痈肿。

大皂角的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闭证:本品辛咸温,祛痰开窍。可用于治卒中风,风涎潮于上膈,闭气不通,昏昏若醉,形体悟闷,四肢不收,或倒或不倒,或口角似利微有涎出等。

大皂角的用法用量

1~1.5g,多入丸散用。

大皂角的注意事项

孕妇及咯血、吐血患者忌服。

大皂角的贮藏

置千燥处,防蛀。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点击

  • 竹茹

    竹茹

    名称:竹茹竹茹 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 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 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t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 或淡竹 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

  • 龙骨

    龙骨

    名称:龙骨龙骨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前者习称 “龙骨”,后者习称 “五花龙骨”。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其道地产区为山西德保县,亦主产于山西榆次,河南安阳,陕西神木、勉县,甘肃灵台。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等地亦产

  • 皂角刺

    皂角刺

    名称:皂角刺皂角刺 为豆科植物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皂荚图鉴:产地主要为野生品,栽培品亦有。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甘肃等地均产。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

  • 鹿角

    鹿角

    名称:鹿角鹿角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 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 Cervus elaphus Linnaeus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主要为养殖品。梅花鹿道地产区为吉林双

  • 青黛

    青黛

    名称:青黛青黛 为爵床科植物马蓝 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蓼科植物蓼蓝 Polygonum tinctorium Ait. 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出处:《中国临

  • 桂枝

    桂枝

    名称:桂枝桂枝 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嫩枝。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品亦有。其道地产区为广西防城、平南、苍梧,广东高要等,海南、云南、福建、四川等地亦产。采收加工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