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蕲蛇
蕲蛇的名称:
蕲蛇
蕲蛇 为蝰科动物五步蛇 Agkistrodon acutus (Güenther) 的干燥体。
蕲蛇的出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蕲蛇的所属植物:
蕲蛇的图鉴:
蕲蛇的产地
主要为野生品。主产于江西玉山、广丰、贵溪、上饶,浙江龙泉、遂昌、衢县、开化,福建浦城、崇安、松溪等地。
蕲蛇的采收加工
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去内脏,洗净,用竹片撑开腹部,盘成圆盘状,干燥后拆除竹片。
蕲蛇的炮制
- 蕲蛇:去头、鳞,切成寸段。
- 酒蕲蛇:取净蕲蛇段,照酒炙法炒干。每 100kg 蕲蛇,取黄酒 20kg。
蕲蛇的性状特征
- 蕲蛇:卷呈圆盘状,盘径 17~34cm,体长可达 2cm。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习称 “翘鼻头”。上腭有管状毒牙,中空尖锐。背部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 “V” 形斑纹 17~25 个,其 “V” 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习称 “方胜纹”,有的左右不相接,呈交错排列。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黑色类圆形的斑点,习称 “连珠斑”;腹内壁黄白色,脊椎骨的棘突较高,呈刀片状上突,前后椎体下突基本同形,多为弯刀状,向后倾斜,尖端明显超过椎体后隆面。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的角质鳞片 1 枚。气腥,味微咸。
- 酒蕲蛇:为段状。棕褐色或黑色,略有酒气。
蕲蛇的化学成分
蕲蛇蛇体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头部毒腺中还含有多量出血性毒、少量神经毒、微量的溶血成分及促进血液凝固成分。蕲蛇的蛋白质及氨基酸是其主要药理活性成分。
蕲蛇的药理毒理
- 抗炎:蕲蛇水提液分别按 0.081、0.122、0.162g/ml 浓度,2ml / 只,灌胃给予由弗氏完全佐剂所致的大鼠佐剂性关节炎 (AA) 模型 20d,能显著降低炎性细胞因子 TNF-α、IL-1β、1L-6 的水平。
- 抗血栓:在新西兰大白兔急性下腔静脉血栓模型造模成功 3d 后,蕲蛇酶 0.5U/kg 和皮下肝素钠 500U/kg 联合由耳缘静脉注射给药,能延长 PT 值降低 FBG 值。
蕲蛇的药性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蕲蛇的功能主治
祛风,通络,止痉。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中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抽搐痉挛,破伤风,麻风,疥癣。
蕲蛇的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 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本品性温通络,具走窜之性,能内走脏腑,外达肌表而透骨搜风,以祛内外之风邪,为截风要药,又能通经络,凡风湿痹证无不宜之,尤善治病深日久之风湿顽痹,经络不通,麻木拘挛,以及中风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者,常与防风、羌活、当归等配伍,如《濒湖集简方》白花蛇酒。
- 小儿惊风,破伤风:本品入肝经,既能祛外风,又能息内风,风去则惊搐自定,为治抽搐痉挛常用药。治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之抽搐痉挛,多与乌梢蛇、蜈蚣同用,如《圣济总录》定命散。
- 麻风,疥癣:本品能外走肌表而祛风止痒,兼以毒攻毒,故风毒之邪壅于肌肤亦常用本品。治麻风,每与大黄、蝉蜕、皂角刺等相配,如《秘传大麻风方》追风散;治疥癬,可与荆芥、薄荷、天麻同用,如《医垒元戎》驱风膏。
- 恶疮,瘰疬:本品有毒,可以毒攻毒、祛风止痒、撩恶疮、除疥癣,常用于治疗因内外风毒壅于血分所致之皮肤瘙痒难耐或发为瘰疬、恶疮、梅毒等难愈病症。
蕲蛇的用法用量
3~9g,研末吞服,一次 1~1.5g,日 2~3 次。
蕲蛇的成药例证
- 蕲蛇药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五册》)
药物组成:蕲蛇、防风、当归、红花、羌活、秦艽、香加皮。
功能主治:活血通络,祛风除湿。用于关节疼痛,四肢麻木。 - 蕲蛇风湿酒(《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二册》)
药物组成:蕲蛇、白芍、侧柏叶、称钩风、川牛膝、大血藤、当归、杜仲、甘草、狗脊、桂枝、麻口皮子药、马尾松根、木瓜、桑枝、石南藤、熟地黄、续断、淫羊藿。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用于风湿痹痛,骨节疼痛,四肢麻木,屈伸不利,腰膝酸软,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跌打损伤后期。 - 活络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
药物组成:蕲蛇、乌梢蛇、地龙、全蝎、铁丝威灵仙、制附子、肉桂、竹节香附、细辛、麻黄、羌活、白芷、防风、松香、广藿香、草豆蔻、豆蔻、乌药、木香、沉香、丁香、青皮、香附、赤芍、没药、乳香、血竭、麝香、安息香、冰片、天麻、天竺黄、僵蚕、黄连、黄芩、葛根、熟大黄、玄参、水牛角浓缩粉、朱砂、人工牛黄、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川芎、何首乌、骨碎补、龟甲、狗骨。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风寒湿瘀所致的痹病,症见肢体疼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或中风偏瘫、口眼㖞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
蕲蛇的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防蛀。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