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药材库

拳参的功效与作用

编辑人:中药网 发布时间:2022-09-30 14:06:43 查看次数:203

中药名称:拳参

拳参的名称:

拳参

拳参 为蓼科植物拳参 Polygonum bistorta L. 的干燥根茎。

拳参的出处:

《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

拳参的所属植物:

拳参

拳参的图鉴:

拳参功效YP-拳参-0.JPGYP-拳参-1.JPG

拳参的产地

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品亦有。主产于河北、河南、山西、陕西、山东等地。

拳参的采收加工

春初发芽时或秋季茎叶将枯萎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去须根。

拳参的炮制

除去杂质,洗净,略泡,润透,切薄片,干燥。

拳参的性状特征

呈扁长条形或扁圆柱形,弯曲,有的对卷弯曲,两端略尖,或一端渐细,长 6~13cm,直径 1~2.5cm。表面紫褐色或紫黑色,粗糙,一面隆起,一面稍平坦或略具凹槽,全体密具粗环纹,有残留须根或根痕。质硬,断面浅棕红色或棕红色,维管束呈黄白色点状,排列成环。气微,味苦、涩。

拳参的化学成分

拳参的主要成分是鞣质、糖类,还含有果胶、树胶、黏液质、树脂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本品药材及其饮片按干燥品计算,含没食子酸 (C7H6O5) 不得少于 0.12%。

拳参的药理毒理

  1. 镇痛:小鼠腹腔注射拳参水提取物 0.10、0.15mg/g 和正丁醇提取物 40mg/kg,可减少醋酸诱发的小鼠扭体反应次数,提高热板法和电刺激致痛小鼠痛阈值。
  2. 对心脑血管的作用: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按 0.2、0.4mg/kg 腹腔注射,对氯仿诱导的小鼠室颤、乌头碱诱导的大鼠心律失常和肾上腺素诱导的家兔心律失常有抑制作用。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按 60、120mg/kg 经十二指肠注入,提高心肌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降低丙二醛,清除自由基,防止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脂质过度氧化而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3. 抑菌:拳参乙醇总提物、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水层提取物 1.56~25mg/ml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链球菌均有定的抑菌活性。

拳参的药性

苦、涩,微寒。归肺、肝、大肠经。

拳参的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用于赤痢热泻,肺热咳嗽,痈肿瘰疬,口舌生疮,血热吐衄,痔疮出血,蛇虫咬伤。

拳参的临床应用

  • 临床常用
    1. 热泻热痢:本品味苦性凉,入大肠经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故可用于治疗热毒泻痢或湿热泻痢、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发热腹痛等症。可单独制成片剂使用,或与白头翁、黄连、黄芩等同用,如《常用中药八百味精要》治疗细菌性痢疾,拳参、蒲公英、黄芩水煎服。
    2. 痈肿瘰疬,毒蛇咬伤,水火烫伤:本品苦泄凉清,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故可用于治疗痈肿瘰疬、痔疮肿痛、毒蛇咬伤、水火烫伤等症,可煎汤外洗,或与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同用。
    3. 热病惊痫:本品苦凉入肝,镇惊息风,故可用于治疗热病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常与钩藤、全蝎、地龙等同用。《新编常用中药手册》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单味冷开水磨汁服,或配大青叶、知母、钩藤等同用。
    4. 血热出血:拳参味苦性凉,入肝经又能凉血止血,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吐血、崩漏等,可与贯众、白茅根、大蓟、生地等凉血止血药同用。《新疆常用中药手册》治疗血热出血,单用本品煎服,或配甘草、阿胶、乌梅等同用;治外伤出血,本品研末外敷。

拳参的用法用量

5~10g。外用适量。

拳参的成药例证

  1. 柴银感冒颗粒 [《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内科肺系(一)分册》]
    药物组成:拳参、柴胡、金银花、射干、僵蚕、大青叶、板蓝根、陈皮、甘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
  2. 紫参片(《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三册》)
    药物组成:拳参。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湿热痢疾,肠炎,热泻。
  3. 蛇伤散(《国家中成药标准汇编・外科妇科分册》)
    药物组成:拳参、半边莲、杨梅树皮、杜瓜、山豆根、南五味子根。
    功能主治:解蛇毒,利尿,消肿,通关开窍。用于各种蛇毒咬伤。

拳参的贮藏

置干燥处。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点击

  • 竹茹

    竹茹

    名称:竹茹竹茹 为禾本科植物青秆竹 Bambusa tuldoides Munro、大头典竹 Sinocalamus beecheyanus (Muntro) McClure var. pubescens P.F.Li 或淡竹 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v

  • 龙骨

    龙骨

    名称:龙骨龙骨 为古代哺乳动物如三趾马、犀类、鹿类、牛类、象类等的骨骼化石或象类门齿的化石,前者习称 “龙骨”,后者习称 “五花龙骨”。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其道地产区为山西德保县,亦主产于山西榆次,河南安阳,陕西神木、勉县,甘肃灵台。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四川省等地亦产

  • 皂角刺

    皂角刺

    名称:皂角刺皂角刺 为豆科植物皂荚 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干燥棘刺。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皂荚图鉴:产地主要为野生品,栽培品亦有。主产于江苏、湖北、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甘肃等地均产。采收加工全年均可采

  • 鹿角

    鹿角

    名称:鹿角鹿角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 Cervus nippon Temminck或马鹿 Cervus elaphus Linnaeus已骨化的角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马鹿角"“梅花鹿角"“鹿角脱盘"。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主要为养殖品。梅花鹿道地产区为吉林双

  • 青黛

    青黛

    名称:青黛青黛 为爵床科植物马蓝 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蓼科植物蓼蓝 Polygonum tinctorium Ait. 或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Isatis indigotica Fort. 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团块或颗粒。出处:《中国临

  • 桂枝

    桂枝

    名称:桂枝桂枝 为樟科植物肉桂 Cinnamomum cassia Presl 的干燥嫩枝。出处:《中国临床药物大辞典》所属植物:图鉴:产地主要为栽培品,野生品亦有。其道地产区为广西防城、平南、苍梧,广东高要等,海南、云南、福建、四川等地亦产。采收加工春、夏二季采收,除去叶,晒干,或切片晒干。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