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药材库 > 化痰止咳平喘类

白芥子的功效与作用

编辑人:中药网 发布时间:2022-10-05 16:46:46 查看次数:1762

中药名称:白芥子

白芥子的药材名称

白芥子

白芥子的拼音名称

Bai Jie Zi

白芥子的别名

辣菜子

白芥子的科属

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

白芥子的产地

主产于安徽、河南、四川等地。

白芥子的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胃经。

白芥子的功效

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

白芥子的中成药

共有 32 种中成药使用白芥子: 骨增生镇痛膏 益肾健腰口服液 降气定喘丸 痰饮丸 复方梨膏 蛤蚧养肺丸 三子止咳膏 治偏痛颗粒(低糖型) 舒乐热熨剂 消喘膏等。

白芥子的应用

1、寒痰喘咳,悬饮。本品辛温,能散肺寒,利气机,通经络,化寒痰,逐水饮。治寒痰壅肺,咳喘胸闷,痰多难咯,配苏子、莱菔子,如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若悬饮咳喘胸满胁痛者,可配甘遂、大戟等以豁痰逐饮,如控涎丹(《三因方》)。若冷哮日久,可配细辛、甘遂、麝香等研末,于夏令外敷肺俞、膏盲等穴,或以10%白芥子注射液在肺俞、膻中、定喘等穴行穴位注射。

2、阴疽流注,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本品温通经络,善散“皮里膜外之痰”,又能消肿散结止痛。治痰湿流注所致的阴疽肿毒,常配鹿角胶、肉桂、熟地等药,以温阳化滞,消痰散结,如阳和汤(《外科全生集》);若治痰湿阻滞经络之肢体麻木或关节肿痛,可配马钱子、没药等,如白芥子散(《妇人大全良方》),亦可单用研末,醋调敷患处。

白芥子的用法用量

煎服,3~6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作发泡用。

白芥子的注意事项

本品辛温走散,耗气伤阴,久咳肺虚及阴虚火旺者忌用;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

白芥子的采收加工

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割植株。将植株连根拔起,或将果实摘下即可。

白芥子的炮制工艺

1、芥子:除去杂质。用时捣碎。

2、炒芥子:取净芥子,照清炒法炒至深黄色有香辣气。用时捣碎。

白芥子的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白芥子含白芥子甙、芥子碱、芥子酶、脂肪、蛋白质、黏液质及维生素A类物质。白芥子甙经芥子酶水解,产生异硫氰酸对羟基苄酯(白芥子油)、酸性硫酸芥子碱及葡萄糖。酸性硫酸芥子碱经碱性水解可产生芥子酸和胆碱。

2、药理作用:

(1)抗真菌作用:白芥子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刺激作用:白芥子甙,本身无刺激作用,遇水后经白芥子酶的作用生成挥发性油(白芥子油)。芥子挥发油有刺鼻辛辣味及刺激作用。应用于皮肤,有温暖的感觉并使之发红,甚至引起水泡、脓疱。通常将芥子粉除去脂肪油后做成芥子硬膏使用,用作抗刺激剂(刺激性药物使用于皮肤局部,其作用不仅限于用药部位,并牵涉到其他部位,产生治疗作用时,称为抗刺激作用),治疗神经痛、风湿痛、胸膜炎及扭伤等。使用前先用温水湿润,以加强芥子酶的作用(沸水则抑制芥子酶的作用)。应用时间不超过15~30分钟,皮肤敏感者只能应用5~10分钟。芥子粉作为调味剂,使唾液分泌及淀粉酶活性增加,使心脏体积和心率减少。小量可刺激胃黏膜增加胃液及胰液的分泌,有时可缓解顽固性呃逆。内服大量可迅速引起呕吐,可用于麻醉性药物中毒之治疗。

(3)其他作用:白芥子甙水解物刺激胃黏膜,反射性引起支气管分泌增加,使痰液变稀而起祛痰作用。家兔静脉注射芥子生理盐水浸出液,血压先有轻度上升,后则下降,呼吸增快。亦有报告指出,给动物长期喂饲芥属植物可使其甲状腺肿大,此可能由于分泌了过多的促甲状腺激素所引起。

3、毒副作用:本品外敷,可引起发泡甚至化脓,此时即使停药,愈合亦较慢,此因芥子油已被吸入皮肤,停药后仍继续发挥作用所引起。芥子油对黏膜刺激性很强,15%溶液滴入兔眼很快引起明显的结膜水肿。

白芥子的临床应用

1、治疗百日咳:白芥子25g、蜜炙枇杷叶15g、苦参15g、麻黄7.5g、大黄2.5~5g。前三味用水350ml,煎沸后入麻黄、大黄再煎至45ml,此为1周岁小儿1日量,分次温服。治疗224例,治愈186例,好转32例,无效6例。〔《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3;(4):33〕

2、治疗肺结核:白芥子研末加醋拌成糊状,放于直径3~4cm之膏药上,依次轮流贴于下列对称之穴位上:结核(大椎旁一寸半)、风门、肺俞、心俞、肾俞。每隔4~5天贴1次,每次贴1穴。当局部有烧灼感时即取下膏药,继之局部可出现小水泡,不宜贴过久。以此法为主治疗肺结核空洞40例,空洞44个,显效者15个,好转者13个,无变化者14个,恶化者2个。其中痰检38例,阴转4例。〔《江苏医药》1976;(1):51〕

3、治疗哮喘:

a.白芥子21g、细辛21g、玄胡12g、甘遂12g,共研粉末,加入少量面粉,用生姜汁调成膏,分别摊在7张5cm2的油光纸上(或加麝香0.21g,分撒在7张膏药上),把药膏贴在穴位上(大椎、风门、肺俞、膏肓),胶布固定,2~4小时取下,贴后皮肤有水泡反应。治疗340例,其中病程10年以上者157例,有效139例,无效18例;病程10年以下者183例,有效172例,无效11例。二组疗效无显著差异。〔《福建中医药》1983;(5):12〕

b.白芥子2份,细辛、甘遂、仙茅各1份,烘干,共研细末,过筛后蜜封。用时与生姜汁调成糊状,取药适量涂在胶布上,然后敷贴在所选定的穴位上。治疗325例,疗效稳定的95例,疗效不稳定的175例,无效55例。〔《湖北中医杂志》1985;(5):32〕

4、治疗面神经麻痹:白芥子适量,开水洗净,研细加开水呈糊状,涂患者面部(口角左歪涂右侧,右歪涂左侧),再用注射针头划破患侧颊黏膜,涂少量芥汁,一般涂药6~8小时后面部呈紫褐色,严重时起水泡,此时将药除去,如水泡破裂可按一般外伤处理。治疗5例,用药3~11天后全部治愈。〔《新医学》1974;(10):532〕

5、治疗胃脘痛:白芥子、细辛各40%,甘遂、延胡各10%,研末,用生姜汁调成花生米大药丸,药心放入少许麝香,用4cm×4cm胶布选贴6穴,每次贴2~3小时,每周贴1次。选穴在胃经、脾经流注时辰(7~11时)取该经俞穴为主。治疗120例,显效13例,有效88例,无效19例。〔《云南中医杂志》1988;(2):39〕

6、治疗膝肿(鹤膝风)初起:白芥子60g,研末,用烧酒或黄酒调成糊状,摊布上,包敷患处,干即再换,以局部发泡为止(发泡后应避免感染)。治疗2例,皆愈。〔《浙江中医杂志》1965;8(10):18〕

7、治疗近视眼:白芥子压耳穴(眼、目1、目2、肾为第1组;太阳、肝、神门以及这三个穴位的耳背相对处为第2组),胶布固定,施加压力,使患者感到酸胀或热痛为止,嘱咐患者每日自行按压所贴穴位3~5次,每次3分钟,两耳交替贴药,间隔1~2天换药,5次为1疗程。如第1组穴位疗效不佳时可采用第2组穴位。治疗409例,贴药4次后复查视力,总有效率为83.5%。〔《云南中医杂志》1987;8(3):33〕

8、用于减肥:白芥子药粒贴敷耳穴位上,按压2~3分钟后用胶布固定,每周换1次,5次为1疗程。休息1周再作第二疗程。主穴:饥点、口、肺、脾;配穴:内分泌、直肠下段、肾。治疗肥胖患者540例,体重减轻3kg以上者81例,减轻0.5~2.5kg者292例,无效167例。〔《陕西中医》1983;(3):23〕

白芥子的验方汇集

哮喘外治方

[原料]白芥子、甘遂各21克,元胡、细辛各12克。

[制法]共研细末,每次取1/3药末,加生姜汁调成稠膏(每次用鲜姜60克,浸泡后捣碎,挤汁),分摊在6块边长为5厘米的方玻璃上或塑料薄膜上(药膏直径为3厘米)再取麝香0.3克(无麝香时可用冰片1克,或丁香粉、肉桂粉共1克)分撒在药膏上,并贴在背部双侧肺俞、心俞、和膈俞穴上,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在三伏天共贴3次(即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从上午11时开时贴药,至下午2~3时为止,如贴后局部有烧灼疼痛时,可提前取下),连贴3年为1疗程。

[功效]据报道,治疗支所管哮喘1000例,3年显效率为60%,总有效率为98%。肺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三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心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五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膈俞穴位置:俯伏位,在背部第七椎下凹窝左右向外各量5厘米(1.5寸)的地方。

白芥子的茶疗食谱

1、苍术白芥茶

[材料]苍术5g、白芥子3g、绿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祛痰湿,通经络。

[用途]痰湿阻遏,经络不利所致肢体屈伸不利、麻木。

[来源]传统药茶方。

2、辛味莴苣

[材料]去皮莴苣200克,白芥子粉10克,杏仁6克。

[做法]将莴苣切成条,白芥子粉用开水焖好,杏仁泡透去皮切成末。然后将莴苣、杏仁末、焖好的白芥子粉放在一起,加入香油及味精,调拌均匀即可。

[功效]利气化痰,润肠止咳。

[用途]急、慢性支气管炎及便秘。

[来源]来源于《中国药膳大全》

白芥子图鉴

白芥子原植物白芥子白芥子白芥子图片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点击

  • 白芥子

    白芥子

    【药材名称】白芥子【拼音名称】Bai Jie Zi【别名】辣菜子【科属】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种子。【产地】主产于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性味】【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胃经。【功效】温肺化痰,利气,散结消肿。【中成药】共有 32 种中成药使用白芥子: 骨增生镇痛膏 益肾健腰口服液 降气定喘丸 痰饮

  • 旋复花

    旋复花

    【药材名称】旋复花【拼音名称】Xuan Fu Hua【别名】金沸草、金钱花、滴滴金、盗瘐、夏菊、戴椹、蕧、盗庚、飞天蕊、野油花、金钱菊、艾菊、迭罗黄、满天星、六月菊、黄熟花、,水葵花、金盏花、复花、小黄花、猫耳朵花、驴耳朵花、金沸花、伏花、全福花。【科属】为菊科植物旋覆花或欧亚旋覆花的头状花序。【产

  • 皂荚

    皂荚

    【药材名称】皂荚【毒】【拼音名称】Zao Jia【别名】鸡栖子、皂角、大皂荚、长皂荚、悬刀、长皂角、大皂角、乌犀、水皂角、田皂角、关门草、水通草、金豆子。【科属】为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产地】主产于四川、河北、陕西、河南等地。秋季采摘成熟果实,晒干,切片生用,或炒用。【性味】【性味、归经】辛、咸,温

  • 黄药子

    黄药子

    【药材名称】黄药子【毒】【拼音名称】Huang yao zi【别名】黄药,黄独、零余薯、金线吊虾蟆、香芋、黄狗头、黄独子、金钱吊蛋、黄金山药。【科属】为薯蓣科植物黄独的块茎。【产地】主产于湖北、湖南、江苏等地。【性味】【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肝经。【功效】化痰散结消瘿,清热解毒。【中成药】

  • 赤楠

    【药材名称】赤楠【拼音名称】chinan【别名】牛金子、鱼鳞木、赤兰、石柃、山石榴、瓜子柴、山乌珠、细叶紫陵树、细子莲、赤楠蒲桃、瓜子木、假黄杨。【科属】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产地】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安徽、江西、湖南、贵州等地。【性味】【性味归经】味甘;微苦;辛;性平。归

  • 胡颓子叶

    胡颓子叶

    【药材名称】胡颓子叶【拼音名称】Hu Tui Zi Ye【别名】蒲颓叶【科属】为胡颓子科植物胡颓子的叶。【产地】产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性味】【性味、归经】酸,微温,归肺经。【功效】平喘止咳,止血,解毒。【中成药】共有 6 种中成药使用胡颓子叶: 海珠喘息定片 麻杏止咳片 十味止咳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