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藿香
藿香的药材名称
藿香
藿香的拼音名称
Huo Xiang
藿香的别名
土藿香,排香草、大叶薄荷、兜娄婆香、猫尾巴香、山茴香、水蔴叶。
藿香的科属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的全草。
藿香的产地
主产于广东、海南等地。
藿香的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胃、肺经。
藿香的功效
化脾醒湿,辟秽和中,解暑发表。
藿香的中成药
共有 216 种中成药使用藿香: 庆余辟瘟丹 国公酒 茵莲清肝合剂 藿香正气颗粒 午时茶颗粒 大活络丸 肾复康胶囊 小儿感冒茶 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 小儿腹泻宁等。
藿香的应用
1、用于湿阻脾胃、脘腹胀满、湿温初起等证。藿香气味芳香,功能醒脾化湿,为芳化湿浊之要药,故适用于湿阻中焦、脘闷纳呆诸证,在临床上常与佩兰等同用。用于湿温出起,可配薄荷、茵陈、黄芩等同用。
2、用于呕吐、泄泻等证。藿香芳香辟秽浊而能和理脾胃,适用于感受秽浊、呕吐泄泻之证,可配苏叶、半夏、厚朴、陈皮等同用。对于胃寒呕吐,可配半夏同用;如湿热者,可配黄莲、竹茹;脾胃虚弱者,可配党参、甘草;妊娠呕吐,可配砂仁同用。
3、用于暑湿证。藿香微温,化湿而不燥热,又善于解暑,为解暑要药。其治暑湿,不论偏寒、偏热,都可应用,临床经常与佩兰配伍同用。
4、用于发热恶寒、恶寒发热、胸脘满闷等证。本品既能化湿,又能解表,故适用于外感风寒兼有湿阻中焦的证候,常配伍紫苏、陈皮等同用。
此外,可治鼻渊,常可配猪胆汁等同用。
藿香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5-1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先;或研末搽。藿香叶偏于发表,藿香梗偏于和中,鲜藿香解暑之力效强,夏季以沸水冲浸代茶,可作清暑饮料。
藿香的注意事项
阴虚血燥者禁服藿香。。
藿香的采收加工
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月,除去须根、泥土,晒2~3天,堆放,闷2天后再晒,再闷,如此堆晒至干为止。藿香第1次在6~7月开花时采收,第2次在10月。
藿香的炮制工艺
1、藿香:拣去杂质,除去残根及老茎,先将叶摘下另放,茎用水润透,切段,晒干,然后与叶和匀。
2、藿梗:取老茎,水浸润透,切片晒干。
藿香的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广藿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是广藿香酮(和广藿香醇,其他成分有苯甲醛、丁香油酚、桂皮醛等。从广藿香中分离出黄酮类化合物芹黄素、鼠李黄素、商陆黄素;藿香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甲基胡椒酚,并含茴香醚、茴香醛、d-柠檬烯、对-甲氧基桂皮醛、α-蒎烯、β-蒎烯、3-辛酮、3-辛醇、对-聚伞花烯等。从藿香中分离出刺槐黄素、椴素、蒙花甙、藿香甙、异藿香甙、藿香素。此外,尚含少量鞣质、苦味质等成分。
2、药理作用:藿香煎剂及其乙醚浸出液、醇浸出液、水浸出液对许兰毛癣菌、趾间毛癣菌、足跖毛癣菌、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作用。其所含黄酮类物质有抗病毒作用。藿香中的挥发油有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的作用。但藿香煎剂对胆囊无收缩作用。
藿香的临床应用
1、治疗暑泻:藿香、苍术、槟榔各1000g,厚朴600g,黄连300g,木香500g,地锦草3000g。加清水80~100L,浸泡1小时,煎至25ml,冷却后,分装瓶内。成人每次100ml,开水冲服,轻者每日2次,重者每日3次。恶心呕吐重者,可少量多次,每次30~50ml,频频咽下,每日6~10次,或加入生姜汁数滴冲服。儿童酌减。治疗128例,显效74例,有效46例,无效8例。一般服药后1日即可见效。(《中医杂志》1983,8:40)
2、治疗中焦湿热证:藿香、陈皮、茯苓各15g,砂仁、厚朴、半夏、槟榔、黄芩各10g,柴胡12g,水煎服,每日1剂。治疗32例,全部治愈。平均服药9剂。(《中原医刊》1990,17(3):31)
3、治疗夏令皮炎。藿香、青蒿、黄柏、苦参、地骨皮各9g,水煎服。治疗60例,用药1个疗程(7天为1疗程)后,痊愈30例,显效9例,无效12例。(《浙江中医杂志》1985,6:374)
4、治疗婴幼儿腹泻:.藿香、苍术各6g,野麻草15g,车前子9g,厚朴、陈皮各4g,粉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7枚。水煎服。治疗112例,全部治愈。(《福建中医药》1984,1:13)
5、治疗急性卡他性结膜炎藿香15~30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如发病3~4天,发炎较厉害者,可加入白茅根30g,用上药煎服。治疗病毒性传染性结膜炎患者34例,痊愈31例,无效3例。(《福建医药杂志》1976,1:28)
6、治疗婴幼儿腹泻:藿香、紫苏各4g,苍术、厚朴各6g,砂仁3g,云苓9g,车前子6g。水煎服。治疗36例,痊愈25例,好转8例,无效3例。疗效优于对照组。(《河南中医》1990,4:37)
藿香的茶疗食谱
1、藿香茶
[材料]藿香5g、绿茶3g、冰糖10g。
[做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暑祛湿,和中辟秽;抗菌。
[用途]外感暑湿,发热、头痛、胸脘闷胀、呕吐、腹泻、痢疾、疟疾、口臭。
[来源]传统药茶方。
2、藿茵茶
[材料]藿香5g、茵陈3g、绿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热除湿,调中。
[用途]胸膈烦闷不舒、食欲不佳者;肝炎;黄疸。
[来源]传统药茶方。
3、藿香石膏茶
[材料]藿香5g、生石膏3g、绿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化湿透热。
[用途]中焦湿热郁结所致鼻渊流浊涕、鼻臭;鼻窦炎;口臭、牙龈肿痛、口舌生疮。
[来源]传统药茶方。
4、藿香佩兰茶
[材料]藿香5g、佩兰3g、绿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化湿辟秽,开胃醒脾。
[用途]肝炎兼有湿浊蕴结,口腻口臭;鼻炎;鼻臭;湿疹。
[来源]传统药茶方。
5、藿香粥
[材料]鲜藿香30克(干品15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鲜藿香煎汁,另用粳米煮粥,粥成后加入藿香汁调匀煮沸即可。
[养生提示]降逆止呕,开胃进食。适宜于脾胃吐逆、霍乱、心腹痛等症,对暑热证引起的呕吐有一定疗效。
6、砂仁藿香粥
[材料]砂仁5克,藿香10克,大米100克,适量白糖
[做法]先把砂仁研成细末备用,把藿香择净,放沙锅内加水浸泡10分钟后,水煎取其汁,加入大米熬成粥,粥熟时加入砂仁末和白糖,再煮1~2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服3~5天。
[养生提示]本粥能和中止呕,适用于妇女妊娠呕吐。
7、扁豆花藿香饮
[材料]扁豆花20克,藿香12克,银花1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扁豆花、藿香、银花洗净,加水适量煎煮,以白糖调味即可饮服。
[养生提示]扁豆花具有很好的健脾化湿作用,藿香具有化湿、止呕、解暑的作用,二者与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金银花合用,可起到很好的化湿解表效果,适用于暑湿型感冒,症见头晕、烦渴、呕吐或腹泻、不思饮食,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全身疼痛等。
藿香图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