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药名称大全

竹叶椒根的功效与作用

拼音:ZhuXieJiaoGen 功效:祛风湿药 发布时间:2023-08-28 16:31:26 更新时间:2023-08-28 16:45:01

中药名称:竹叶椒根

竹叶椒根出自(《贵州民间药物》)

竹叶椒根的功效与作用

竹叶椒根异名

散血飞、见血飞(《贵州民间药物》),土花椒根(江西省上饶地区卫生局《医药通讯》(1):35,1972)。

竹叶椒根植物形态

竹叶椒根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全株具香气。根数条丛生。茎直立,高50~65cm。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3片,卵形至椭圆形,长3~9cm,宽1.5~4cm,先端短尖,边缘具细锯齿,基部宽楔形,两面密布腺点;叶柄及吉轴两侧有狭翼。总状花序顶生,密被柔毛及腺点;花白色或淡红色,萼片5; 花瓣5,雄蕊10;子房上位。蒴果5裂,表面散布棕黑色油腺和白色细柔毛。种子近球形,先端短尖,黑色,有光泽。花期4~5月,果期6月。又名白藓,原产我国。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较耐寒,耐半阴.怕强光曝晒和枳水, 宜深厚、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 

竹叶椒根来源

芸香科植物竹叶椒的根皮或根。植物形态详"竹叶椒"条。

竹叶椒根采集

全年可采。

竹叶椒根化学成分

根含生物碱,主要为木兰花碱0.17%,以及竹叶椒碱O.0075%、茵芋碱O.0015%、白鲜碱0.001%、崖椒碱等。

竹叶椒根药理作用

参见"白鲜"及"茵芋"条。

竹叶椒根性味

《贵州民间药物》:"味辛,性温。"

功用主治

祛风,散寒,活血,止痛。治头痛感冒,咳嗽,吐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牙痛。

①《贵州民间药物》:"驱风,止痛,杀虫。治咳嗽,风湿痛,顽癣,虫牙痛,刀伤出血。"

②《湖南药物志》:"治头痛,感冒。"

竹叶椒根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包括:

  • 驱寒散寒: 竹叶椒根的辛温性质使其具有驱寒散寒的作用,特别适用于治疗寒邪引起的腹痛、腹泻、寒痢等胃肠道问题。
  • 温阳壮阳: 一些传统中医认为,竹叶椒根具有壮阳作用,有助于改善男性阳痿、早泄等性功能障碍问题。
  • 止痛: 竹叶椒根可以用于缓解头痛、关节疼痛和肌肉疼痛等疼痛症状。
  • 消炎杀菌: 由于其辛辣性质,竹叶椒根也具有一定的抗炎和抗菌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 改善食欲: 竹叶椒根可以刺激胃肠道,提高食欲,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竹叶椒根用法与用量

  • 内服:煎汤,0.1~1两;或泡酒。
  • 外用:捣敷或研末撒。

竹叶椒根选方

  1. 治风湿痛:竹叶椒根皮、透骨香各五钱,黑风藤、大血藤各三钱,泡酒一斤;日服三次,每次一两。(《贵州草药》)
  2. 治关节风湿痛,腰痛:鲜竹叶椒根二至三两。水煎调酒服。(《福建中草药》)
  3. 治痧症腹胀痛、寒滞腹痛:竹叶椒根皮、南五味子根皮各六钱,细辛三钱。研细末,每用温开水送服三至五分。(江西《草药手册》)
  4. 治虫牙痛㈠竹叶椒根皮,研末,以适量放入虫牙孔内。(《贵州草药》)
    ㈡竹叶椒根皮七钱至一两,煎水频频含漱。(江西《草药手册》)
  5. 治跌打损伤:鲜竹叶椒根四两,白酒半斤,浸七天;取浸液擦伤处。(《福建中草药》)
  6. 治顽癣:竹叶椒根皮、岩棕各二钱,冰片一分,酒四两,浸泡擦患处。(《贵州民间药物》)
  7. 治刀伤出血:竹叶椒根皮,研细粉敷伤口。(《贵州草药》)

竹叶椒根临床应用

止痛,取土花椒鲜根(或树叶及果实)用蒸馏法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相当于生药2克。每次肌肉注射2~4毫升。治疗胆道疾患、胃与十二指肠溃疡、肠痉挛、手术后疼痛208例,一般用药后10~20分钟产生镇痛效果,如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见效更快。镇痛作用可维持5~10小时,必要时可隔12小时重复给药。应用过程中未发现不良反应,亦无成瘾性,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均未发现明显改变。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

中药图谱

  • 楤木

    楤木

    楤木别名鸟不宿,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楤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敏感,对醋酸及角叉菜所致的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的抗炎的功效与作用。

  • 竹叶椒根

    竹叶椒根

    定的药用价值。以下是竹叶椒根的性味、归经以及主要功效和作用:性味:辛、温。归经:入脾、胃、肝、肾经

  • 羊角藤

    羊角藤

    羊角藤(学名:Epimedium brevicornu Maxim.)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常被称为淫羊藿,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以下是羊角藤的性味、功效以及应用方面的信息:性味:辛、苦,温。归经:入肾、肝经

  • 路路通

    路路通

    枫香(《本草经集注》),又名:聂聂(《尔雅》),枫木(《说文》),枫树(《尔雅》郭虞注),香枫,枫宸(《纲目》),枫仔树(《植物名汇》),三角枫,三角尖(《岭南采药录》),鸡枫树、鸡爪枫、大叶枫、槟树、槟臭。落叶乔木,高20~40米;树皮幼时灰白,平滑。老时褐色、粗糙。叶互生;叶柄长3~7厘米;托叶线形,早落;叶片心形,常3裂,幼时及萌发枝上的叶多为掌状5裂,长6~12厘米,宽8~15厘米,裂片卵状三角形或卵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或截形,边缘有细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无花被;雄花淡黄绿色,成总状花序,有锈色细长毛,雄蕊多数,密生成球形;雌花成圆球形的头状花序,被毛,有少数退化雄蕊,子房半下位,多数愈合;四周有许多钻形小苞片围绕,2室,花柱2,柱头弯曲。复果圆球形,下垂,直径2.5~3厘米,表面有刺,蒴果多数,密集复果之内,长椭圆形,成熟时顶孔开裂。种子多数,细小,扁平,棱上有时略有翅。花期3~4月。果期9~10月。生于湿润及土壤肥沃的地方。分布陕西、河南、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西、广东、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青海、西藏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