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赤地榆
赤地榆的药材名称
赤地榆
赤地榆的拼音名称
chidiyu
赤地榆的别名
红地榆、隔山消、万两金、雀食地榆、万榄筋、红寒药。
赤地榆的科属
为牻牛儿苗科植物紫地榆和五角叶老鹳草的根。
赤地榆的产地
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赤地榆的性味
赤地榆的性味归经
苦、涩,微寒。归肝;脾;胃;膀胱经
赤地榆的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泄泻;痢疾;消化不良;脘腹;鼻衄;便血;有经过多;产后出血不止;跌打损伤
赤地榆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或研末调敷。
赤地榆的附方
1.治面寒背寒肚腹疼痛:赤地榆一钱为末,热烧酒下。(《滇南本草》)
2.治肠胃积热,大肠经便血或肠风便血,红血痢症:赤地榆一两,槐角(炒,或花亦可)三钱,枳壳五钱,黄芩三钱,荆芥穗二钱,全秦归五钱,黄连(酒炒)二钱。共为细末,合丸桐子大。每服二钱,米汤下。(《滇南本草》)
3.治气管炎:紫地榆五钱,陈皮三钱。兑红糖,水煎服。(《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赤地榆的采收储存
秋末挖根,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或鲜用。
赤地榆的原形态
1.紫地榆 多年生草本,高15-30cm。根茎木质化,具数条粗壮的根。茎直立,下部有规则的2-3次二叉分枝。基生叶的叶柄长达16.5cm;茎生叶对生,叶柄较短:托叶披针形:叶片五角形,直径2-7cm,3-5掌状深裂,裂片菱形,先端具小尖头,边缘具深浅不同的锯齿,上面暗绿色,下面绿白色,叶脉在上面下陷,在下面凸出。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花梗长4.5-14cm,花柄密被短毛和长腺毛,果时直立;萼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具紫色的长尖头,边缘膜质,有3-5脉,沿脉被伸展的长硬毛和长腺毛;花瓣红紫色,宽倒卵形,先端微凹或全缘,基部具长柔毛;花丝钻形,无毛或基部被毛,花药淡黄色,长圆形;雌蕊与子房近等长,密被向上的白色绢毛,柱头无毛。果长达3cm,被细短毛。花、果期尽-8月。
2.五角叶老鹳草 多年生草本,高15-60cm。根数条,圆柱形。根茎木质,直立,长达7cm,粗达1cm或更粗,具数枚残枯的基生托叶。茎直立,通常较细,具分枝,被伸展的腺毛和紧贴向下的绒毛,下部者较稀疏且无腺毛。基生叶数枚,叶柄长达25cm,被向下紧贴的绒毛,顶部较密;具2枚托叶,托叶膜质,干时暗棕色,披针形,长l-2.5cm,外面被毛;叶片轮廓五角形,长3.5-4cm,宽5-7cm,5深裂几达基部,裂片轮廓菱形,下部全缘,上部羽状浅裂或缺刻,两面疏被伏毛;茎生叶数枚,对生;下部叶具长柄,向上柄渐短,叶片较小。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有2花;花序梗长达11cm,被伸展或倒向柔毛,有时也有腺毛;苞片线状钻形,长0.4-1.2cm,被极短毛和散生长毛;花梗长1.5-3cm,被短毛和伸展的长腺毛,果时反折;萼片狭卵形或披针形,长0.7-1.2cm,先端具长尖头,外面被紧贴向上的短毛和伸展的长腺毛,3脉;花瓣紫色,基部深紫色,长圆状卵形,先端微2裂,基部有白色长柔毛,在开花期反折;花丝线状钻形,长0.8-1cm,紫红色,下部疏被毛,花药黑紫色;雌蕊长约8mm,被紧贴向上的短毛。果未见。花期6-9月。
赤地榆的生境分布
1.生态环境:
(1)生于海拔2600-3800m的向阳山坡、草丛或灌丛中。
(2)生于海拔1500-3000m的林间草地、林缘、灌丛或草坡。
2.资源分布:
(1)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
(2)分布于四川、云南。
赤地榆的性状鉴别
紫地榆根呈圆锥形,长5-15cm,直径1-1.5cm,略弯曲或有分枝。表面紫褐色或暗褐色,有须根痕。质坚实,易折断,断面不平整,粉质,黄棕色,皮部与木部易分离。气无,味苦涩。
赤地榆图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