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白背三七茎叶
白背三七茎叶的药材名称
白背三七茎叶白背三七茎叶的毒
白背三七茎叶的拼音名称
baibeisanqijingye
白背三七茎叶的别名
白背三七茎叶
白背三七茎叶的科属
为菊科植物白子菜的茎叶。
白背三七茎叶的产地
分布台湾至华南。西南一带。
白背三七茎叶的性味
白背三七茎叶的性味归经
《云南中草药》:"咸微辛,寒,有毒。"
白背三七茎叶的功能主治
清热,舒筋,止血,祛瘀。治百日咳,风湿痛,骨折、创伤出血,痈肿疮疖。
白背三七茎叶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烂敷或研末撒。
白背三七茎叶的附方
1、治骨折,外伤出血:白背三七茎叶研末撒布患处。另用白背三七根适量泡酒服。
2、治水火烫伤:白背三七鲜叶,捣烂,加白糖适量,拌成糊状,敷患处。
3、治百日咳:白背三七茎二茧三钱。红糖引,煮鸡蛋吃。(①方以下出《云南中草药》)
4、治风湿痛:大绿叶的叶三至五钱。加糖适量煮鸡蛋吃。(《云南中草药选》)
5、治疮疖痈肿:大绿叶的叶研末敷。(《云南中草药选》)
白背三七茎叶的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
白背三七茎叶的原形态
白子菜,又名:鸡菜。多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根茎块状。茎紫红色,被短毛。叶根生;长卵形成矩圆状倒卵形,长9~15厘米,宽8厘米,先端钝或短尖,基部楔尖,有时有两耳,叶缘具不规则缺刻及锯齿,并有灰白色短缘毛,上面绿色,秃净或疏被灰白色短毛,主脉上较多,下面浅绿色或紫红色,主脉突出,上被疏短毛,网脉干时呈黑色;叶柄短或无。花茎根出,疏被短毛。头状花序顶生,数朵,径1~1.5厘米;总苞2轮,缘状披针形,外轮短,疏寓,内轮覆瓦状排列,倍长于外轮,疏被灰白色短毛;花全部管状,金黄色;雄蕊5,花药联合,内藏,着生于冠管的1/2处;雌蕊花柱细长,外露,柱头2裂。瘦果成熟时深褐色,有线条,冠毛白色。花期春束至冬初。
白背三七茎叶的生境分布
喜生于潮湿的阴地上。分布台湾至华南。西南一带。
白背三七茎叶的性状
根茎肥大、肉质,呈团块状,径2~3厘米,新鲜时灰黄色,侧生茎芽多枚,短圆锥状,有的可见环节。折断面灰白色。产广西等地。
白背三七茎叶图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