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药材库 > 止血类

藕节的功效与作用

编辑人:中药网 发布时间:2022-10-13 15:13:29 查看次数:244

中药名称:藕节

藕节的药材名称

藕节

藕节的拼音名称

Ou Jie

藕节的别名

藕,莲藕,藕节,湖藕,果藕,菜藕,水鞭蓉、荷藕,光旁。

藕节的科属

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节部。

藕节的产地

主产于湖南、湖北、浙江、江苏、安徽等地。

藕节的性味、归经

甘、涩,平。归肝、肺、胃经。

藕节的功效

收敛止血。

藕节的中成药

共有 4 种中成药使用藕节: 荷叶丸 八宝治红丸 三清片 三清胶囊

藕节的应用

出血证。本品味涩收敛,既能收敛止血,又兼能化瘀,有止血而不留瘀的特点,可用于各种出血之证,对吐血、咳血、咯血等上部出血病证尤为多用。可单用,如《药性论》治吐血不止,《本草纲目》治衄血不止,均以鲜藕捣汁饮。本品药性平和,单用力薄,常入复方中使用。若治咳血、咯血,可与阿胶、白及、枇杷叶等同用,如白及枇杷丸(《证治准绳》);治血淋、尿血,常配小蓟、通草、滑石等同用,如小蓟饮子(《重订济生方》)。

藕节的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鲜品30~60g,捣汁饮用。亦可入丸、散。

藕节的采收加工

秋、冬二季采挖根茎(藕),切取其节部,洗净,晒干,生用或炒炭用。

藕节的炮制工艺

藕节炭:取净藕节置锅内炒至外面呈黑色,内部呈老黄色,稍洒清水,取出,干燥即成。

藕节的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含天冬酰胺及鞣质。

2、药理作用:本品能缩短凝血时间。

藕节的临床应用

1、用干藕节125g(小儿酌减),煎汤代茶服,治疗鼻出血80例,痊愈50例,有效22例,无效8例(《湖北中医杂志》1994,2:3)

2、用生藕节(连须)60g,乌梅30g(焙焦),白矾15g,冰片3g,共研末,取少许吹入患侧鼻孔,每小时1次,5天为1疗程。共治疗鼻息肉35例,痊愈27例,显效5例,无效3例(《中医杂志》1987,6:12)

3、用生藕节去毛洗净,放入食盐里贮存2周以上备用。用时取藕节,以开水冲洗后含服,每次1枚,每天2次。共治疗急性咽喉炎26例,均痊愈,最多含服4枚(《广西中医药》1989,3:27)

藕节的茶疗食谱

1、藕节炖排骨

[材料]排骨350克,鲜藕300克,姜丝、绍酒适量。

[做法]排骨切小块,水焯后盛入炖器。鲜藕剥皮切条块,与姜丝一起放在排骨上面,放入800毫升清汤,加盐、味精、绍酒调好味,灌入排骨里,上笼蒸30分钟即可。

[养生提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2、藕节茅根汤

[材料]藕节200克,茅根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藕节、茅根加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加入白糖,调溶即可。分2~3次服用。

[养生提示]本食疗汤适用于肺结核咳血患者。

3、藕节汤

[材料]藕节30克。

[做法]藕节加水煎煮取汁。饮汤,每日2次,可连用7~10日。

[养生提示]清泻肺热,凉血化瘀。适用于肺热患者服用。

4、藕节冬瓜汤

[材料]藕节100克,带皮冬瓜200克。

[做法]冬瓜切块,与藕节共放锅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取汁即可。每日1剂,分3次服完。

[养生提示]清热通淋,利湿止血。适宜血淋患者服用。

5、藕节西瓜粥

[材料]鲜藕节榨汁250毫升,西瓜榨汁250毫升,粳米100克。

[做法]共煮粥,熟时加适量白糖服用,每日1-2次。

[养生提示]主要治疗鼻出血肝火上逆型:鼻衄、头痛、目赤、口甘咽干、易怒,舌边红,苔薄黄,脉弦数

6、藕节莲须汤

[材料]藕节30克,莲须10克。

[做法]以上二物加水适量,煎煮取汁。

[养生提示]清热泻火、定神安魄。适宜男性肾虚、遗精过度、思虑不安、失眠者服用。

藕节图鉴

藕节藕藕节藕节炖排骨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点击

  • 蚕茧

    蚕茧

    【药材名称】蚕茧【拼音名称】canjian【别名】蚕衣、茧黄、绵蚕、蚕茧壳【科属】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的茧壳。【产地】我国大部地区有产。【性味】【性味归经】甘;温。归脾经【功能主治】止血;止渴;解毒疗疮。主肠风便血;淋痛尿血;妇女血崩;消渴引饮;反胃吐食;痈疽脓成不溃;疳疮【中成药】共有 6 种中成药

  • 炮姜

    炮姜

    【药材名称】炮姜【拼音名称】Pao Jiang【别名】黑姜。【科属】为姜科植物姜干燥根茎的炮制品。【产地】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性味】【性味、归经】苦、涩,温。归脾、肝经。【功效】温经止血,温中止痛。【中成药】共有 41 种中成药使用炮姜: 加味八珍益母膏 参芪益母颗粒 痛经丸 暖胃舒乐片 理中片

  • 棕榈炭

    棕榈炭

    【药材名称】棕榈炭【拼音名称】Zong Lv Tan【别名】棕榈皮、棕榈木皮、棕皮。【科属】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鞘纤维(即叶柄基底部之棕毛)。【产地】主产于广东、福建、云南、甘肃、贵州、浙江、台湾等地。【性味】【性味、归经】苦、涩,平。归肝、肺、大肠经。【功效】收敛止血。【中成药】共有 1 种中成药

  • 蚕蜕(蚕沙)

    蚕蜕(蚕沙)

    【药材名称】蚕蜕(蚕沙)【拼音名称】cantui(cansha)【别名】蚕退、马鸣退、佛退、蚕蜕皮、马明退、蚕退皮、蚕衣。【科属】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幼虫的干燥粪便。【产地】我国大部地区,均有饲养。【性味】【性味归经】甘,平。归经心、肝经。【功能主治】祛风止血;退翳明目。主崩漏;带下;痢疾;肠风便血;

  • 灶心土

    灶心土

    【药材名称】灶心土【拼音名称】Zao Xin Tu【别名】伏龙肝。【科属】为烧木柴或杂草的土灶内底部中心的焦黄土块。【产地】全国农村均有。【性味】【性味、归经】辛,温。归脾、胃经。【功效】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中成药】共有 1 种中成药使用灶心土: 小儿止泻安颗粒【应用】1、出血证。本品性温,能温

  • 紫珠

    紫珠

    【药材名称】紫珠【拼音名称】Zi Zhu【别名】紫荆、紫珠草、止血草。【科属】为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或紫珠的叶。【产地】杜虹花分布于陕西及河南南部至长江以南各省,紫珠分布于东南沿海各地。【性味】【性味、归经】苦、涩,凉。归肝、肺、胃经。【功效】凉血收敛止血,清热解毒。【中成药】共有 32 种中成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