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丁香油
丁香油的药材名称
丁香油
丁香油的拼音名称
dingxiangyou
丁香油的别名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
丁香油的科属
为桃金娘科植物丁香的干燥花蕾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
丁香油的产地
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
丁香油的性味
丁香油的性味归经
味辛;甘;性热。归脾;胃;肾经。
丁香油的功能主治
暖胃;降逆;湿肾。主胃寒痛胀;呃逆;吐泻;痹痛;疝痛;口臭;牙痛
丁香油的中成药
共有 23 种中成药使用丁香油: 复方龙胆碳酸氢钠片 复方薄樟桉油溶液 按摩乳 活络油 香青百草油搽剂 黑鬼豆油 蜂胶牙痛酊 四季平安油 液体清凉油 肝胃气痛片等。
丁香油的用法用量
内服:以少许滴入汤剂中或和酒饮。外用:涂擦。
丁香油的附方
1.治胃寒呃逆呕吐甚者:丁香油,擦透中院。
2.治受寒胃痛:丁香油好酒和服。
3.暖丹田,除水泻:丁香油涂暖脐膏贴。
4.散膨痞:丁香油涂脐。
5.治痹痛:丁香油擦痛处。
6.治口臭:丁香油揩牙。
7.解蟹毒:丁香油一滴,同姜汤服。(1.方以下出《纲目拾遗》)
8.治虫蛀牙痛(非炎症性牙痛):丁香油少许,蘸以小棉球,嵌入蛀孔内。(江苏)
丁香油的化学成份
花蕾(公丁香)含挥发油(即丁香油)14~20%,油中含丁香酚(eugenol)78~95%、乙酰丁香酚(acetyl eugenol)约3%及少量的丁香烯(caryophyllene)、甲基正戊酮、甲基正庚酮、香荚兰醛;此外,尚含齐墩果酸、鞣质、脂肪油及腊。果实(母丁香)含挥发油2~9%。
丁香油的药理作用
1.丁香水煎剂和丁香油对于猪、犬的蛔虫均有驱除作用,丁香油的效力更大,对于犬的钩虫病也有一定疗效。在体外,丁香水煎剂、乙醇浸剂和乙醚提取物均有麻痹或杀死猪蛔的作用。
2.抑菌试验:本品对于葡萄球菌及结核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丁香油及丁香酚在试管内对布氏杆菌、鸟型结核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对常见治病性皮肤真菌有显着的抑制作用。又因为丁香油及丁香酚对于皮肤无刺激作用,且吸收良好。
丁香油的原形态
丁香,常绿乔木,高达10米。叶对生;叶柄明显;叶片长方卵形或长方倒卵形,长5-10cm,宽2.5-5cm,先端渐尖或急尖,基部狭窄常下展成柄,全缘。花芳香,成顶生聚伞圆锥花序,花径约6mm;花萼肥厚,绿色后转紫色,长管状,先端4裂,裂片三角形;花冠白色,稍带淡紫,短管伏,4裂;雄蕊多数,花药纵裂;子房下位,与萼管合生,花柱粗厚,柱头不明显。浆果红棕色,长方椭圆形,长1-1.5cm,直径5-8mm,先端宿存萼片。种子长方形。
丁香油的生境分布
分布马来群岛及非洲,我国广东、广西等地有栽培。药材主产于坦桑尼亚、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
丁香油的栽培
1.生物学特性:喜热带海岛性气候。幼龄树喜阴不耐烈日暴晒,生长缓慢;成龄树喜光,需充足阳光才能早开花,开花多。怕寒、怕涝,不抗风,宜选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pH5.0-6.0的砂壤土栽培。
2.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从5-6年生留植株上于5-6月果产为紫红色时,及时采收,具随采随播,若不能及时播各,最好剥掉果肉放入潮湿细沙或湿木糠中贮藏,以免干死。处理后的种子,量佳播种时间为8-9月。开沟点播,行距15cm,粒距约5cm,种子平放或直放,胚根朝下,播种后覆土1cm,鲜果播后35-45d,处理后的种子播后10d左右出苗,苗长至4-5cm,具两片幼叶时,即可移植于苗床或移入营养袋里育苗,苗高6-10cm,有4-6对真叶时移栽实植,移栽时需带土团。
3.田间管理:幼树可与木薯、香蕉间作或搭荫棚,并在株间栽种绿肥,干旱及时灌水,雨季开沟排水,适时追肥,培土。剪去主杆50-70cm,下侧枝,分叉主杆。上部枝叶亦可适当修剪。
4.病虫害防治:病害有褐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可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50%的可湿性甲基托布津1 000倍溶液喷射。另有煤烟病为害。虫害主要为介壳虫。
丁香油的各家论述
1.《祝穆试效方》:丁香油,治瘰疬,化核膏用之,取其香烈直透经络,辛以散结滞耳。
2.《纲目拾遗》:丁香油,透关窍,祛寒,力速于丁香。
3.《药性考》:壮阳暖肾。治疝痛阴寒。
4.王殿翔《生药学》:用于肠胃多气、绞痛,消化不良,恶心与呕吐;风湿痛,神经痛,牙痛。
丁香油的摘录
《中华本草》
丁香油图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