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药材库 > 清热类

寒水石的功效与作用

编辑人:中药网 发布时间:2022-10-05 16:46:46 查看次数:266

中药名称:寒水石

寒水石的药材名称

寒水石

寒水石的拼音名称

Han Shui Shi

寒水石的别名

凝水石、水石、鹊石、白水石、凌水石、盐精、冰石、鹊石、盐精石、泥精、盐枕、盐根;冰玉。

寒水石的科属

该品为富含硫酸盐类矿物的天然晶体。

寒水石的产地

产于内蒙古、甘肃、新疆、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西藏等地。

寒水石的性味、归经

辛、咸,寒。归心、胃、肾经。

寒水石的功效

清热泻火。

寒水石的中成药

共有 106 种中成药使用寒水石: 紫雪 坐珠达西 瓜霜退热灵胶囊 牛黄清热散 胃泰胶囊 小儿清热灵 玉簪清咽十五味散 清咽丸(清音丸) 健脾五味丸 六味能消丸等。

寒水石的应用

1、热病烦渴,癫狂。本品入心经能泻心火以除烦,入胃经而清泻胃火以止渴,故可用治温热病邪在气分,壮热烦渴者,常配伍石膏、滑石同用;取本品清泻心胃实火,可用治伤寒阳明热盛之癫狂,多配伍黄连、甘草同用;若配伍天竺黄、冰片等同用,可治疗痰热躁狂。

2、口疮,热毒疮肿,丹毒烫伤。取本品清热泻火之功,可用治热毒疮疡等证。治疗口疮,可配伍黄柏等分为末,撒敷患处;若治热毒疮肿,可用本品火煅,配青黛等分为末,香油调敷患处;治水火烫伤,可配赤石脂等分为末外用;破烂有水者,取本品研末外敷患处;治疗小儿丹毒,可用本品研末,水调和猪胆汁外敷。

寒水石的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外用适量。

寒水石的注意事项

脾胃虚寒者忌服。

寒水石的采收加工

全年可采,采挖后,去净泥沙、杂石,碾碎生用或煅用。

贮干燥容器内,密闭,置干燥处,防尘。

寒水石的炮制工艺

1、寒水石:取净寒水石,置适宜的耐火容器中,用无烟武火加热,煅至红透,取出放凉,碾碎或打碎。

2、姜寒水石:取生姜洗净,捣碎取汁,略加清水,再加入寒水石入锅内共煮至汁干,取出,晒干,研细。每寒水石100kg,用生姜10kg。

醋寒水石:取净寒水石,置武火上煅至红透,取出,淬入醋中,冷后取出,晾干,研细,过筛。每寒水石100kg,用醋10kg。

寒水石的临床应用

1、用寒水石配地榆、大黄、冰片研细末,香油调敷,治疗带状疱疹120例,疗效显著。(《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6:362)

2、用由寒水石、冰片、熊胆、血竭组成的寒冰痔疮胶丸纳入直肠内,治疗痔疮130例,有效率为95.37%。(《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1,2:114)

寒水石的茶疗食谱

二石茶

[材料]石膏3g、寒水石3g、绿茶3g。

[做法]用250ml水煎煮石膏、寒水石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热涤痰。

[用途]痰热咳喘。

[来源]来源于《黄帝内经素问》。

寒水石图鉴

寒水石寒水石寒水石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点击

  • 青箱子

    青箱子

    【药材名称】青箱子【拼音名称】Qing Xiang Zi【别名】草决明、野鸡冠花子、狗尾巴子、牛尾巴花子【科属】为苋科植物青箱的干燥成熟种子。【产地】产于我国中部及南部各省。【性味】【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脾经。【功效】清热泻火,明目退翳。【应用】 1、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本品

  • 四季青

    四季青

    【药材名称】四季青【拼音名称】Si Ji Qing【别名】冬青叶、四季青叶、一口血。【科属】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冬青叶。【产地】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性味】【性味、归经】苦、涩,寒。归心、肺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敛疮。【中成药】共有 10 种中成药使用四季青: 氨酚那敏三味浸膏胶囊 四季

  • 鳖胆

    鳖胆

    【药材名称】鳖胆【拼音名称】biedan【别名】鳖胆【科属】为鳖科动物中华鳖或山瑞鳖的胆汁。【产地】除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等地未见报道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性味】【性味归经】苦、寒。归大肠经【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痔漏【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涂敷。【附方】 治痔疮痔漏:鳖胆一个,

  • 天葵子

    天葵子

    【药材名称】天葵子【拼音名称】Tian Kui Zi【别名】紫背天葵子、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千年耗子屎、地丁子、天去子、野乌头子、散血珠、天葵根、一粒金丹。【科属】为毛茛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天葵的块根。【产地】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性味】【性味、归

  • 蟾蜍皮

    蟾蜍皮

    【药材名称】蟾蜍皮【毒】【拼音名称】chanchupi【别名】蛤蚆皮(《医方约说》),癞蟆皮(《中药材手册》)。【科属】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产地】中华大蟾蜍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等地。黑眶蟾蜍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

  • 赪桐叶

    赪桐叶

    【药材名称】赪桐叶【拼音名称】chengtongye【别名】红蜻蜒叶【科属】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叶。【产地】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性味】【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散瘀;解毒消肿。主偏头痛;跌打瘀肿;痈肿疮毒【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