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药材库 > 清热类

鳖血的功效与作用

编辑人:中药网 发布时间:2022-10-05 16:46:46 查看次数:208

中药名称:鳖血

鳖血的药材名称

鳖血

鳖血的拼音名称

biexue

鳖血的别名

鳖血

鳖血的科属

为鳖科动物中华鳖或山瑞鳖的新鲜血液。

鳖血的产地

除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等地未见报道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鳖血的性味

鳖血的性味归经

甘、咸,平。归肝经。

鳖血的功能主治

滋阴清热;活血通络。主虚劳潮热;阴虚低热;胁痛;口眼斜;脱肛

鳖血的用法用量

内服:鲜饮,20-100ml;或入丸剂。外用:鲜血涂敷。

鳖血的附方

1、治中风口歪:鳖血调乌头末涂之,持正则即揭去。(《肘后方》)

2、治小儿诸疳:吴茱萸、胡黄连(锉碎,用鳖血浸一宿,同吴茱萸炒令干焦,去吴萸不用)、白芜荑仁、柴胡(去芦)各等分。上为细末,用猪胆汁浸,蒸饼和丸绿豆大。每服十丸,热水下,无时。(《小儿卫生总微论方》鳖血煎丸)

鳖血的采收加工

捕捉杀死时取其鲜血,鲜用或冷藏。

鳖血的药理作用

采用同位素标记物掺入法观察到鳖血汪可抑H-TdR、3-H-UP和H-Leu掺入癌细胞,其中掺入艾氏腹水癌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96.8%,94.8%,91.9%,当改用S180和P338腹水型肿癌细胞用靶细胞时,结果相似,说明鳖血清可强烈地抑制癌细胸生长,也证明其抑癌活性不具有专一性。将鳖血清分别放在37℃和50℃中保温10min,然后进行3H-TdR掺入试以全,它的凶癌活性从88.9%隆至4.9%,表明加温可降低其抗癌活性,但在生理盐水中透析并不影响它的抑瘤活性。鳖血清对3H-TdR和3H-UP掺入正常小鼠骨髓细胞也具有抑制作用,其换制率为39.4%和37.3%。但鳖血清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远强于对骨髓细胞的抑制。

鳖血的临床应用

治疗骨关节结核。将鳖用生理盐水洗净,以无菌操作切断其单侧颈动脉(避免损伤气管),放血入无菌试管中,分离血清,置于2-4g冰箱中备用。用时以无菌注射器吸取鳖血清2ml,加0.25%普鲁卡因O.5ml,肾上腺素0.1ml(预防血清过敏反应),肌肉注射,每日1次。注射前后使患者保持绝对安静。治疗12例,其中10例经5-20次后临床治愈;2例显效后中断治疗。一般注射血清3次以上,局部肿胀疼痛即见消失,瘘孔愈合,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

鳖血的原形态

1、中华鳖,体呈椭圆形或近卵圆形,成体全长约30-40cm。头尖,吻长,形成吻突呈短管状;鼻孔位于吻突前端,上下颌缘覆有角质硬鞘,无齿,眼小;瞳孔圆表,鼓膜不明显,颈部可长达70mm以上,颈基部无颗粒状疣,头、颈可完全缩入甲内。背腹甲均无角质板而被有革质软皮,边缘具柔软的较厚的结缔组织,谷称裙边。背面皮肤有突起小疣,成纵行棱起,背部中央稍凸起,椎板8对,肋板8对,无臀板,边缘无缘板相连。背部骨片没有完全骨质化,肋骨与肋板愈合,其末端突出于肋板外侧。四肢较扁平,前肢5指;内侧三指有外露的爪;外侧二指的爪全被皮肤包裹而不外露,后肢趾爪生长情况亦同,指、趾间具蹼而发达。雄性体较扁而尾较长,末端露出于裙边;雌性尾粗短,不露出裙边。泄殖肛孔纵裂。头颈部上面橄榄绿色,下面黄色,下颌至喉部有黄色斑纹,两眼前后有黑纹,眼后头顶部有10余个黑点。体背橄榄绿色或黑棕色,具黑斑,腹部肉黄色,两侧裙边处有绿色大斑纹,近尾部有两团豌豆大的绿色斑纹。前肢上面橄榄绿色;下面淡黄色,后肢上面色较浅。尾部正中为橄榄绿色,余皆为淡黄色。

2、山瑞鳖,体近圆形,当体重9kg时,长、宽达36cm×21cm,体重大者可达20kg。体背隆起,皮肤粗糙,体背、边缘、颈基部、四肢及尾部均有大小不等的肉质喜钉状突起;体后部的鼓钉更大而密。边缘内质裙边甚为肥厚。四肢粗壮,侧扁。尾短,略呈扁圆锥形,基部宽,末端尖。体灰黑色、墨绿色、紫黑色或黑青莲色。头、四肢乌黑色或墨绿色。腹面乌黑色带紫,具深色斑块。

鳖血的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

1、生活于湖泊、河流、池塘及水库等水域。

2、生活在山区的河流、溪、潭中。

资源分布:

1、除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等地未见报道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2、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鳖血的各家论述

1、《纲目》:按《千金方》云, 目瞤、唇动、口歪,皆风入血脉,急以小续命汤服之,外用鳖血或鸡冠血调伏龙肝散涂之,干则再上,甚妙。盖鳖血之性急缩走血,故治口歪、脱肛之病。

2、《药性论》:鳖头血涂脱肛。

3、《纲目》;治风中血脉,口眼症僻,小儿疳劳潮热。

4、《现代实用中药》:生饮,用于结核潮热有效。

鳖血图鉴

鳖脂原生态鳖脂原形态鳖中华鳖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热门点击

  • 青箱子

    青箱子

    【药材名称】青箱子【拼音名称】Qing Xiang Zi【别名】草决明、野鸡冠花子、狗尾巴子、牛尾巴花子【科属】为苋科植物青箱的干燥成熟种子。【产地】产于我国中部及南部各省。【性味】【性味、归经】苦,微寒,归肝、脾经。【功效】清热泻火,明目退翳。【应用】 1、肝热目赤、眼生翳膜、视物昏花。本品

  • 四季青

    四季青

    【药材名称】四季青【拼音名称】Si Ji Qing【别名】冬青叶、四季青叶、一口血。【科属】为冬青科冬青属植物冬青叶。【产地】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各地。【性味】【性味、归经】苦、涩,寒。归心、肺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敛疮。【中成药】共有 10 种中成药使用四季青: 氨酚那敏三味浸膏胶囊 四季

  • 鳖胆

    鳖胆

    【药材名称】鳖胆【拼音名称】biedan【别名】鳖胆【科属】为鳖科动物中华鳖或山瑞鳖的胆汁。【产地】除新疆、宁夏、青海、西藏等地未见报道外,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性味】【性味归经】苦、寒。归大肠经【功能主治】解毒消肿。主痔漏【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涂敷。【附方】 治痔疮痔漏:鳖胆一个,

  • 天葵子

    天葵子

    【药材名称】天葵子【拼音名称】Tian Kui Zi【别名】紫背天葵子、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千年耗子屎、地丁子、天去子、野乌头子、散血珠、天葵根、一粒金丹。【科属】为毛茛科多年生小草本植物天葵的块根。【产地】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性味】【性味、归

  • 蟾蜍皮

    蟾蜍皮

    【药材名称】蟾蜍皮【毒】【拼音名称】chanchupi【别名】蛤蚆皮(《医方约说》),癞蟆皮(《中药材手册》)。【科属】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皮。【产地】中华大蟾蜍分布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等地。黑眶蟾蜍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

  • 赪桐叶

    赪桐叶

    【药材名称】赪桐叶【拼音名称】chengtongye【别名】红蜻蜒叶【科属】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赪桐的叶。【产地】分布于西南及江苏、浙江南部、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等地。【性味】【性味归经】辛;甘;平。归肝;脾经【功能主治】祛风;散瘀;解毒消肿。主偏头痛;跌打瘀肿;痈肿疮毒【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