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名称:博落回
博落回的药材名称
博落回博落回的毒
博落回的拼音名称
Bo Luo Hui
博落回的别名
落回、号筒草、勃勒回、号简秆、号筒青、滚地龙、山号筒、山麻骨、猢狲竹、空洞草、角罗吹、号角斗竹、亚麻筒、三钱三、山火筒、山梧桐、通大海、泡通珠、边天蒿、通天大黄、土霸王、号桐树。
博落回的科属
为罂粟科植物博落回的带根全草。
博落回的产地
产于我国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四川等地。
博落回的性味、归经
辛苦,温,有大毒。
博落回的功效
消肿,解毒,杀虫。
博落回的中成药
共有 1 种中成药使用博落回: 博落回肿痒酊
博落回的应用
治指疔,脓肿,急性扁桃体炎,中耳炎,滴虫性阴道炎,下肢溃疡,烫伤,顽癣
博落回的用法用量
外用:捣敷;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博落回的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禁内服。口服易引起中毒,轻者出现口渴、头晕、恶心、呕吐、胃烧灼感及四肢麻木、乏力;重者出现烦躁、嗜唾、昏迷、精神异常、心律失常而死亡。
博落回的采收加工
秋、冬季采收,根茎与茎叶分开,晒干。放干澡处保存。鲜用随时可采。
博落回的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博落回根含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α-别隐品碱、博落回碱即是白屈菜玉红碱、氧化血根碱、博落回醇碱、去氢碎叶紫堇碱。
全草中含原阿片碱,原阿片碱-N-氧化物、α-别隐品碱,黄连碱,小檗碱,刻叶紫堇明碱。果实中含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α-别隐品碱及β-别隐品碱。小果博落回地上部分含血根碱,白屈菜红碱,原阿片碱,隐品碱,别隐品碱和博落回碱
2、药理作用:
(1)抗菌作用:本品水煎剂对多种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及钩端螺旋体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有报道用博落博落回全革制备的“号筒注射液”对金色葡萄球菌、白色批套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等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本品抗菌有效成分为生物碱,乙氧基血根碱在体外对钩端螺旋体也有很强的杀灭作用。
(2)杀虫作用:博落回有强大的杀阴道滴虫作用,在玻片上将滴虫与博落回浸膏相接触滴虫立刻被全部杀死。
(3)杀蛆作用:博落回为民间常用杀蛆青草药,可使蝇蛆先兴奋,后麻痹而死,并能抑制蝇卵的孵化。杀蛆作用以叶及果皮效力最强,茎次之,根最弱。杀蛆能力不因干燥而丧失。杀蛆有效成分为生物碱。
3、毒性:博菇回含多种生物碱,毒性颇大。文献上已屡有口服或肌注后中毒乃至死亡的报道,主要为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血综合征。动物实验也证明,将博落回注射液注入兔耳静脉,可引起心电图的T波倒置,并可出现多源性多发性室性期前收缩,伴有短暂的阵发性心动过速;阿托品有对抗作用。
博落回的临床应用
1、治指疔:一博落回根皮、倒地拱根等分。加食盐少许,同浓茶汁捣烂,敷患处。(《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二号桐树(连梗带叶)一把,水煎熏洗约十五分钟,再将煎过的叶子贴患指,日二至三次。早期发炎者,如此反复熏洗,外贴三至六次愈。如已化脓,则须切开排脓,不适宜本药。(选自《江西医药》)
2、治臁疮:博落回全草,烧存性,研极细末,撒于疮口内,或用麻油凋搽,或同生猪油捣和成膏敷贴。(选自《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3、治蜈蚣、黄蜂咬伤:取新鲜博落回茎,折断,有黄色汁液流出,以汁搽患处。(选自《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博落回图鉴
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