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称:胃苓汤
胃苓汤的方剂名
胃苓汤,出自元·《丹溪心法》。原名“胃苓散”,出自南宋·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原书失传),明.《普济方》引载:“胃苓散,出《大全良方》,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不止。亦治男子。上合称五苓散、平胃散,姜、枣煎,空心服。”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改以汤剂,名为“胃苓汤”。
胃苓汤的组成
苍术、陈皮、厚朴、茯苓、猪苓、泽泻、官桂、白术、甘草。
胃苓汤的用法
上药等分共研粗末,每用15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服。也可改用饮片水煎服,各药用量按常规剂量酌定。
胃苓汤的功效
健脾和中,利水化湿。
胃苓汤的主治
主治寒湿内阻,腹痛泄泻,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濡。
胃苓汤的临床医案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脂肪肝伴高腊血症、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带状疱疹、婴幼儿秋季腹泻、痤疮、手部慢性湿疹等病症:1.脂肪肝伴高脂血症:应用胃芩汤加减方治疗痰湿内蕴型脂肪肝伴高甘油三酯血症30例,与吉非贝齐治疗30例作对照,疗程2个月。以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影像学检查肝脏形态及实质恢复正常,三酰甘油恢复正常为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70.0%。(《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2年第11期)
2.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加味胃苓汤配合穴位按压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患者36例,与单纯常规西医治疗35例作对照,疗程4周。以水肿消失,饮食,活动能力正常,血清白蛋白及24小时尿蛋白,肾功能及血脂正常为完全缓解。结果:全身水肿消退时间治疗组9.5±2.3日,对照组12.8±3.9日,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年第9期)
3.带状疱疹: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胃苓汤合柴胡疏肝饮治疗带状疱疹46例,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46例作对照,疗程6日,连续1~5个疗程。以疱疹全部消失,局部疼痛全部消失为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86.96%。(《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9期)
4.婴幼儿秋季腹泻:应用胃苓汤加减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16例,与庆大霉素、复合性维生素B治疗80例作对照。以治疗24~48小时,腹泻次数减少至≤2次/日,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75%。(《河北中医》2001年第6期)
5.痤疮:应用胃苓汤加味治疗痤疮53例,与维A酸乳膏治疗49例作对照,疗程6周。以皮损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及瘢痕为临床痊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6%,对照组75.5%。(《西部中医药》2014年第4期)
6.手部慢性湿疹:胃苓汤加减治疗手部慢性湿疹120例,与阿司咪唑、葡萄糖酸钙治疗108例作对照,疗程15日。以皮疹全部消退为治愈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46.3%。(《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年第4期)
胃苓汤的方解
本方用平胃散运脾燥湿,合五苓散利水渗湿,标本兼顾。
胃苓汤的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肝硬化腹水、卵巢囊肿、轮状病毒肠炎、急性肾炎、糖尿病性腹泻、结肠炎等证属寒湿内阻的病症。
胃苓汤的方歌
胃苓汤有五苓散,平胃苍朴陈草攒。 夏秋不慎伤湿冷,祛湿和胃功独擅。本站所有内容均是来源于互联网、药学专著、杂志及文摘,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凭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